記得舒乙曾經撰文回憶過這樣一件事:“老舍收藏過一只‘康熙年’的藍花碗,還有一只趙樹理贈送的品相極好的大桃瓶(後來知道它是一件仿制逼真的贋品)。鄭振鐸看了這些藏品後,評價說都是‘一堆破爛,歸攏一起也值不了幾個錢’,‘全該扔’。”以鄭振鐸在考古界的地位,以老舍在文學界的地位,再加上二人的交情,鄭振鐸只需說上兩個字:“不錯”。我們可以想象,老舍的這兩件“藏品”足以成為“傳世珍寶”。但是,鄭振鐸並沒有如此違心的說話,在我看來,他有一顆對待文化和文物的良心。
此時,史樹青老人已經仙去,他在“24億玉衣”中的作用究竟如何尚不而知,但其他專家的良心究竟何在我們是能猜出一二的。他們可以隨意鑒定出這件“組裝玉衣”價值24億,那其他別的文物呢?
也許有人說他們在當時那種場合可能是開玩笑,殊不知玩笑開多了是會當真的,甚至會成為一種習慣。
國家文物出境鑒定河南站站長、研究員夏志說過:“在鑒定這個行當裡,經常有人把新仿的工藝品當寶物,說明一些文物鑒定者的操守出了問題。這是利益使然。另外,有些人和拍賣公司、古玩收藏商人勾連,形成利益聯盟。更有甚者,直接和盜掘古墓者串通一氣,在坑蒙拐騙消費者的同時,也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在這樣的環境中,博物館館藏的文物究竟有多少是隔著玻璃鑒定出來的呢?這可真不好說,因為真與假就在那幾個人的一念之間。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人勸告一位學生不要去報考文物鑒定專業,理由是學習鑒定的時候可供研究的沒幾樣真品,如果天天對著一堆贋品就會把自己的眼睛、手、嗅覺全部毀掉。原來還以為是笑話,現在感覺說這話的人是位智者。
今天再把所有的文物重新鑒定一遍近似於天方夜譚,可我們不能不做一個最壞的打算:博物館裡還有多少隔著玻璃鑒定出來的文物!(時間:9月10日 來源:燕趙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