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荔枝來。”封建帝王窮奢極欲的一幕如今出現在現實社會之中,一些權力部門“小團體利益”的介入,使“富民工程”變了味。一些部門、單位選擇鄉村作為定點,看中的是海拔高,空氣好,環境好,能夠保障土豬養殖的品質,並且對其嚴守“土”法飼養,不喂合成飼料、不用激素和添加劑感到放心。更為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每隔一天,村裡都要給市裡“直運”土豬,每次宰殺兩頭,連豬血也要求一並送去。發展綠色“精品農業”成為權力自肥的土壤,其中既有特權階層食品安全無憂的負面影響,更要看到,就像醫生不吃醫院賣的藥,監管部門如此不自信,公眾的餐桌安全何處安放?
管不住“帶帽款”,供不完“權力豬”。與此前新聞中曝出的直接出錢建特供食品基地不同的是,浙江省的一些部門利用手中掌握著各種名目的資金,為小團體和個人謀取利益。如農業部門有設施農業、生態循環、污染治理等各類項目資金。如果看中某一農產品基地,可以通過當地基層政府或企業,讓其以一些名目申報項目或申請補助等方式實現變相“補償”,而部門得到的是低價優質農產品的長期供應。一些有錢的大單位,財大氣粗,往往採取定點團購等方式來保障吃到安全放心食品。這種通常被稱為“帶帽子”的資金,大類中又有很多子項目。資金要給誰、給多給少,上級部門有決定權。如此一來,“帽子資金”達成彼此默契的雙贏交易,在綠色遮擋下的黑色鏈條便神不知,鬼不覺。
“權力豬”為農村專項資金的管理出了一道考題。如何通過建立健全專項資金補助項目責任考核和問責機制;如何嚴格執行項目工程驗收制度,實行項目預、決算審計;如何運用公開透明和科學有效的手段,在專項資金撥付環節,嚴防擠占、截留、挪用和指定對象的“帽子資金”等違規行為;如何擴大輿論監督,鼓勵農民參與,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在信息對稱的前提下,對指向農村的各項資金實施效績評估、考核和公示,同時,對各種超標準,不合理的福利開支,甚至是私建小金庫的“隱性收支”堅決清理,不讓機關藏“私房錢”,這一切,是掌控資金的上級部門必須積極應對的當務之急。(時間:9月18日 來源: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