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爭論的其實就是“態度”。批評者認為,政府對污染的嚴重性強調不夠,對城市形象的考慮一直沒有離開政府公開的生態環境評估。對環保局來說,他們有自己的工作節奏,輿論拿外國使館的數據來“壓”他們,他們當然不會舒服。
這很像是當前中國社會特殊困境的一個縮影:很多世界標準隨全球化在進入中國人的視野,輿論總是傾向於挑選最理想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環境,而中國一下子做不到。但公眾的要求不會因此而等待。
讓公眾理性對待中國與世界先進標準的差距是困難的,當政府公信力不強時,這更無從談起。
提升政府公信力是解決當前各種奇怪爭論最重要的“基本建設”。中國不重樣的和雷同的問題層出不窮,如果每一個PM10和PM2.5之間的差異都需要費這麼多嘴皮,搞得這麼“政治化”,中國就什麼事也別做了。
政府建立公信力,最重要的就是不隱瞞或淡化壞消息。北京的空氣污染嚴重應當是環保局喊的,而不應當是別的什麼人。如果北京空氣質量差能“嚇跑”一些人,就讓它發生好了。因為北京污染嚴重,人和車的增速過快是重要原因之一。
客觀而言,對壞消息“低調處理”是很多中國各級官員的習慣。這樣做看上去是一種“負責任”,其實到頭來,這都是在挖政府公信力的墻角。因為一次對壞消息的隱瞞和淡化,就可能使政府通過信息公開逐漸積累起來的公信力前功盡棄。
更有甚者,當政府處理不好民眾的高期待時,“好消息”和“壞消息”之間就很難再有什麼界限了,輿論中總是充斥罵聲就更難避免了。(時間:11月2日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