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經常聽說某個標準的滯後是緣於技術上的無法突破,比如說地溝油無法檢測,即是因為檢驗方法具有很高的技術難度。現在有了技術,卻又拿時機不成熟作借口,難免讓人生疑,技術到底是為誰服務的?統計數據又是給誰看的?技術不能成為“橡皮泥”,視實際需要而可有可無,有了技術竟然不運用,這樣的技術又有何用?統計數據更不能只是為了好看,而和民眾的實際感受相差甚遠。
以北京為例,連續幾天霧霾天氣,讓當地居民感到相當不舒服,有網友幹脆將北京的空氣比喻成“用過的洗澡水一般”。可環保部門的數據卻顯示,北京空氣質量只是“輕微污染”。為何會有如此反差?空氣監測指標滯後,PM2.5未被納入監測範圍,恐是主因。為了保證數據上好看,也不至於出現“大範圍超標”,就拒絕強制檢測PM2.5,這只是自欺欺人的選擇性失明。
一方面,公民有權利知道自己生活的城市空氣質量究竟如何,而不應生活在“被優良”、“被輕微污染”中;另一方面,監測空氣質量不需要等待時機成熟,而應是環保部門的日常工作。
特別是當一些民間組織已開始自測空氣質量時,相關部門更不應以“時機論”做“睜眼瞎”。最近,由民間愛心人士發起的“中國貧困山區小學生免費午餐”活動,最終獲得了政府回應,並上升為國家行為。在空氣質量監測上,但願民間的探索也能引領國家的行動。
其實,將PM2.5納入強制性監測指標,雖然數據難看,很多城市污染超標了,但在知恥而後勇的倒逼下,改善空氣質量並非沒有可能。否則,沉迷於好看數據的表象,反而會失去治理空氣污染的動力。(時間:11月3日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