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視妻子被強暴而不敢做聲,這個丈夫確實窩囊得令人痛心。可是,我卻不忍心過多地責怪他。誰不願意做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誰不願意有尊嚴地活著?我們更應該反思的,是這位“世界上最窩囊的丈夫”為什麼這麼窩囊。
“世界上最窩囊的丈夫”楊武14歲喪父輟學後一直在外打工流浪,10年前來到深圳寶安區西鄉街道開了家修電器的小店。很顯然,他就是我們常說的“弱勢群體”中的一員。弱勢群體飽嘗生活艱辛,他們在城市裡受盡了輕賤和白眼。對他們來說,逆來順受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宿命。不要怪他們窩囊,面對傷害,他們已經習慣了卑微地活著,與世無爭;面對壞人,他們早就學會了退縮與忍讓。這樣的人,構成了社會上沉默的大多數。不是“世界上最窩囊的丈夫”太窩囊,而是社會太無情——縱容壞人的暴虐,對好人缺乏應有的保護。而如果壞人本身就出自“體制內”,弱者更是要跌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或許,我們沒有遇到過像“世界上最窩囊的丈夫”那樣慘痛的經歷,但捫心自問一下,我們何嘗不也是在卑微而窩囊地活著呢?房地產將我們的血汗榨幹,我們是不是“最窩囊的房奴”?教育不公和戶籍制度讓我們的孩子生下來就低人一等,被剝奪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我們是不是“最窩囊的父親”?處處被代表、時時被剝奪,我們是不是“最窩囊的公民”?可是,我們敢生氣嗎,敢站出來說“不”嗎?我們不少人頂多只能在網上發發牢騷,就這還要提心吊膽害怕遭遇“跨省追捕”。而更多的聰明人則從阿Q的精神勝利法中找到了解脫,過上了“心平氣和”的新生活。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都是“世界上最窩囊的丈夫”。
龍應台有篇文章叫作《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文中列舉了現實中存在的種種怪現象和國人得過且過的劣根性,當年曾轟動一時。不過,若干年過去了,國人依然是一片心平氣和,在一團和氣中窩囊而艱難地適應環境。為什麼國人“氣度”這麼大,不容易生氣、不敢生氣呢?估計一是見怪不怪,見得多了就適應了;二是感到一介草民生氣也起不到作用,那些醜陋的現象不會因為老百姓的生氣而減少,“牢騷太盛防腸斷”,還不如修身養性多活兩年呢。就在這種你也不說、我也不說,你也不生氣、我也不生氣的氛圍裡,許多的問題和不良社會現象得以存活和延續,最終損害的還是老百姓自己的利益。
沒有公平正義的陽光,大多數人都難免窩囊。公平正義從哪裡來?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更不能等別人的恩賜,只能靠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再窩囊,都勇敢地站出來爭取。你也不說、我也不說,你也不生氣、我也不生氣,問題怎麼解決?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明天你、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都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我們現在就應該大聲說:我受夠了,我很生氣,我不想窩囊地活著!然後,拿出行動來——誰碰我的家人、誰動我的尊嚴、誰搶我的權益,我讓你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時間:11月10日 來源:新華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