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4日上午10點,北京市氣象臺監測顯示,本市平均能見度只有1至3公里,南部局地最小能見度不足500米。 |
近期在整個中國頻繁出沒的灰霾天氣,讓民間討論PM2.5的熱情空前高漲,而對於空氣質量PM2.5監測的呼聲也越發強烈。
在這一背景下,11月16日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徵求意見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而其中首次納入的PM2.5成為一致的聚焦目標。PM2.5雖然“個頭小”,但是對空氣質量的破壞性卻是致命的。鐘南山院士直言,如此大小的顆粒可以直接進入肺泡,對人體產生全方位的影響,而不僅僅是單純對呼吸系統的損壞。而在歷史上,這樣的霧天曾經給人們帶來過慘痛的教訓:1952年冬天,由於大氣污染,英國倫敦有一周濃霧不散,這一周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濃霧散去之後,又有8000多人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這場災難後來被列入20世紀十大自然災害。
雖然日前的灰霾與大霧天氣沒有達到這種惡劣的程度,但是,對於我們這個正處在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的國家來說,正視空氣質量顯然已經迫在眉睫。徵求意見稿中,新標準實施的最後限期擬為2016年,引發了公眾的質疑。儘管環保部官員表示,這只是一個“關門時間”,並不意味著各地實施標準都要拖到這個時間點。但反觀目前各地對PM2.5值諱莫如深、“悶頭檢測從不公布”的態度,如果沒有硬性的標準約束,實在讓人不敢對“提前實施”抱有多大的希望。道理很簡單,如果從PM10的監測標準提高到PM2.5的監測標準,當地的空氣質量將很有可能從目前的“一年350天空氣質量良好”,驟降為“一年15天空氣質量良好”。這樣的監測結果不僅官員們坐不住,民眾也很有可能從獲得知情權的快感中一下子清醒過來。尤其是全國各地別人家的空氣質量還“相當良好”的背景下,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相當不容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