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是PM10的污染數據,由此可能會和PM2.5數據產生一些差異。但更大的問題在於,北京市環保局已經在進行PM2.5的監測,但卻對外保密。有網友向北京市環保局提交信息公開申請,也被正式拒絕,理由是“PM2.5尚未列入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我特地查了該標準,沒發現有“未列入”即不得公開的規定。其實,如果公布對市民有利,又何妨將監控結果與市民分享,既是對普羅大眾身體健康的提醒,也是對粗放發展模式的警告。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正在修訂中,向全社會徵求意見。意見稿中也顧及民意,從善如流,在基本監控項目中增設了PM2.5年均、日均濃度限值。這是一個好消息,但它必須和一個壞消息同時來接收:這個標準擬於2016年全面實施。
一竿子又向後支出了四五年。這背後的決策邏輯是什麼呢?顯然並非科技的落後,導致2016年前無此條件。PM2.5的監測發布,也擺明了對社會有益,否則我們就永遠不要發布它好了。既然是有利於民之事,那從“權為民所謀”的角度,為啥公布唯恐不遲呢?
不排除美國使館公布北京PM2.5數據有政治目的,畢竟“低碳經濟”在當下國際談判中占有重要位置。可是,如果我們的環保部門不搶占先機,反而讓美國使館去代表中國民眾利益,那就只能怪自己迂腐了。(時間:12月10日 來源:華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