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外露也好,凶神惡煞也罷,龍票設計的好壞,那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這枚小小的郵票所引發的爭議也算替龍票的發行提前打了一次廣告,我們這些觀眾也只是跟著凑凑熱鬧而已。
生肖郵票珍品不少,比如1988年的猴票。可大多失之平庸,只是成為某某年的一個見證。正如陳紹華先生所言,應景之作比較多。以這次龍票的爭議為例,其實這樣的爭議完全可以避免。試想,如果龍票的設計者不是一人,主管部門不是一手操辦,又怎麼會出現這種臧否兩極的局面。現在都已經是網絡時代了,郵政部門完全可以搞一個龍票設計大賽,多吸收些優秀的設計師來設計,由公眾投票來決定龍票的設計圖案,我想爭議恐怕要小得多。
龍票的“霸氣外露”抑或“凶神惡煞”,其實只是一種個人感覺。即使設計方有再多的設計感言,終究難逃觀者的眼睛。龍票的設計據稱也是層層把關之後才得以面世,可筆者要問的是,那些把關的都是些什麼人?是領導把關還是專家把關?如果是專家把關,我想龍票設計成這個樣子或許還可以理解,可如果這是領導把關的結果,我想,這枚龍票體現的更多的是一種領導意志而非藝術理念。
在這樣一個互聯網和手機盛行的時代,郵票的使用範圍和影響力實際上已經大不如前。寄望於用一枚郵票來記錄一個時代,抑或傳達某種重大社會主題的想法已經相當幼稚。龍票或許可以成為收藏者的至愛,卻未必能在社會引起多大的波瀾。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對於一張用一個月的時間趕出來的龍票,我們寄予太高的期望,本身就很荒誕。要麼設計者是天才,要麼我們都是傻子。
龍票的爭議其實是一個很無聊的話題,除了給龍票的發行提前熱熱身,做做免費廣告,實在想不出太大的意義。(時間:1月5日 來源: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