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食品安全責任豈能魚游不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4 14:35:55  


  金龍魚出了問題,也許事情算不上有多大,甚至從概率上看還屬於“可以理解”的範疇,但既然是被市場監管部門的“手電筒”照到了,而且基本是板上釘釘的情況,大概廠商就不能繼續在危機公關上研究辭令,與民意呼聲“各說各話”了。

  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面對事實生產商卻表示,“原因是流通環節運輸、儲存不當造成的”,而抽檢的色澤和煙點,雖屬質量等級項目,卻不是食品安全項目。這話其實可以翻譯得再直白一點,無非就是兩層意思:一是問題不在我,主要是“小超市”不善保管;二是這算不得多大的事情,雖然質量有問題,但不至於吃了有危害。這樣的回應,顯然邏輯不夠嚴密,難以經得起質疑:一方面,當事的“小超市”也有完備的銷售流程,且銷量不足10桶,所謂的“暴曬說”已遭到銷售方的有力反駁;另一方面,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對此表示,因暴曬導致油的顔色和煙點發生變化,“科學依據不太充分,有些牽強”。退一步說,即便是在流通環節被暴曬導致食用油不合格,企業也得負相關責任,起碼要考慮更換包裝。

  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金龍魚現在認為本身沒有問題,而是被貯魚的“水”坑了。當然,在細節問題上,公眾眼下確實很難釐清是非。但既然涉事企業沒有推脫“不合格”的事實認定,那麼,其應對危機的姿態也許比真相本身更令人生疑。當食品領域出現問題,蓋棺論定之前,有些廠家總是習慣於第一時間 “筆走龍蛇、舌燦蓮花”,在危機公關的話筒前不是打太極就是踢皮球,看似將責任推卸得一幹二淨,孰不知,恰恰是這樣一種態度,更容易激起公眾利益關切之下的更大反應。社會心理學家西布塔尼認為,流言的發生和消失,與信息傳播渠道具有密切的關係。當人們的信息需求大於已有渠道的信息供給,或對適應環境必不可少的信息無法及時得到時,流言就容易發生。回到金龍魚的問題上來,眼下公眾的關切是什麼?是廠家清白與否,還是有問題也不危害健康?顯然,現有的解釋很難說可以令人信服而滿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