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上傳來的消息稱,監管部門已制定《關於推進證券公司改革開放、創新發展思路與措施(徵求意見稿)》,正在對外公開徵求意見。那麼,對於證券創新,或有兩個關鍵詞是為共識:一是“積極謹慎”。證券業較之銀行大有區別,因資本市場本就是一個國家投資本質性風險的領域,它與系統性風險如影隨形,歐債危機、宏調力度與方向、通脹預期、經濟下滑等,無一不與之互為因果。防範風險外溢,除了可借鑒歐美設立“分業監管FSOC(金融穩定監管咨詢委員會)”之外,對產品安全的預設與估算,當更為慎重;二是“延續紅利取向”。就近期的五大新政來說,無論是力促強制分紅、啟動長期資金入市,還是嚴格退市制度以擠掉泡沫、改革新股發行而抑制“三高”,及至眼下的降低交易成本、減輕稅負,都體現了紅利政策的矯正取向,那麼,如何真正實現“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僅靠狠話或者自覺自律顯然是紙上畫餅,關鍵還是要在細則層面恪守公平互利的市場底線。
“券商責任感”一如企業社會責任,從來不是哭求出來的,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嚴苛而公允的制度設計遠甚於無謂抒情。20多年的歷史證明,無論多少時髦的語匯和規則被運用在證券業中,公平、透明、守衡不在,則一切都是水月鏡花罷了。(時間:5月11日 來源:齊魯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