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中國空氣質量監測及發布,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屬政府的公共權力,個別國家駐華領事館自行開展空氣質量監測,並從互聯網發布空氣質量信息,不符合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也違反了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希望停止發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氣質量信息。
說到底,那只是一個環保數據而已,如何解讀是公眾自己的事情。環保部門只需澄清並強調“用一個點位的監測數據對一個區域的空氣質量進行評價是不科學的”,相信公眾應該完全能夠理解。
這就像國家統計部門在公布宏觀經濟數據前後,一些國際組織也會公布自己研究的數據一樣,對受眾而言只是多了一個了解信息的渠道而已;至於公眾願意相信誰,關鍵在於信息發布者的公信力。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之所以如此在乎,其實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為什麼我們不能將之看做一種鞭策與監督,而非要看做是詆毀和生事呢?如果說公眾確實更願意相信他們公布的空氣質量數據,而對官方公布的空氣質量信息表示懷疑,解決的唯一辦法,只能是環保部門以更負責任的態度換取公眾的信任,而不是將另一種信息來源予以封閉。宜疏不宜堵的道理,在這裡是同樣適用的。
直面真實的環保現狀,公布最真實的環保數據,這比什麼都重要。具體到 PM2.5,如果不是環保部門長期只監測不公布,美國大使館的PM2.5數據何以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只要環保部門公布的環保數據足夠有公信力,不隱瞞不美化,其他非官方環保數據根本不是問題;相反,如果我們總是以維護形象、避免恐慌、減輕壓力之類的理由,在環保數據上極盡美化修飾之能事,即使個別國家駐華領事館停止公布相關信息,來自民間的質疑之聲也不會停止,“我為祖國測空氣”等民間活動還會繼續。
一個基本的常識是,空氣質量的好壞,並不會因為數據的好看而變好,也不會因為數據的難看而變壞;數據好看只與官員政績有關,而與公眾健康無關。公眾能夠理解空氣質量的當下“國情”,事實上,空氣無論好壞我們也都在不斷地吸進肺裡。公眾對環保部門唯一的要求就是,請務必告訴我們最真實的現狀。只要這個最基本的公眾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個別國家駐華領事館公布自行監測數據又何足懼之?(時間:6月6日 來源:太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