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北美研發部總經理約翰•羅斯曾將美國市場稱為“發展中”市場。“這並不是說美國市場不夠發達,而是說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去適應這個市場,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新的課題。”他在今年初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與美國四大運營商的合作目前還未能實現。華為要想建立起關鍵的客戶群仍需耗費數年時間。”
中國活力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著名的游說地K街,如果一家外國公司被貼上“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標簽的話,再神勇的游說公司也會覺得接了一個燙手山芋,“難突破”,“不僅僅是簡單的公關問題”,“太敏感”是這些游說公司通常給出的評估。
在上述美調查報告中就給華為和中興貼了這樣的一個標簽。公布這份報告的時間卻非常蹊蹺——在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的當刻,兩位總統候選人爭相拿中國說事。
事實上,這份報告底氣不足。例如,美眾院情報委員會的主席麥克•羅傑斯在發布報告時的措辭非常謹慎,只是呼籲美國公司在選擇網絡經營商的時候考慮其他公司,而並沒有要求美國公眾和消費者對這兩家中國公司的產品進行抵制。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國會是否會做出下一步行動還很難斷定。而美國電信界分析人士最關注的是,這是否將會引發來自中國對美國電信公司的抵制乃至引發中美兩國的電信貿易戰?但市場數據顯示,由於中國企業在美拓展空間有限,而思科等企業在華業務比例日益上升,如果真的產生經貿摩擦,思科的損失可能更大。
事實上,全球電信設備商正因受到全球經濟低迷、電信設備市場增長乏力等因素的影響而處於低谷。
行業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場增速僅為12.2%,遠低於2010年的31%。業內普遍認為,受歐債危機及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等影響,未來幾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增速將持續下滑,現有的市場空間難以成為電信設備商持續快速發展的支撐。
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加大力度開拓美國的電信設備市場對於任何一家電信設備商都尤為關鍵。“歐洲電信運營商開支壓縮,新興市場飽和,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看到北美資本開支仍維持高位,即便是搶到一小塊市場,對於企業來說也算是一塊大的蛋糕。”華為一名前員工對記者說。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三大運營商2011年總收入為2713億美元。目前,在北美市場的電信設備份額排名中,愛立信位居第一,其次是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下稱“諾西”)、阿爾卡特朗訊(下稱“阿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