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財政懸崖的傳導性有多大。從表面看,確實可能影響全球經濟。美國財政懸崖到來之日,正值其在全球經濟中的權重增加之時。2012年全球經濟的顯著特點是,歐洲經濟仍然沉陷於債務泥潭中,甚至隱然出現了北部歐洲、南部歐洲和獨身於其外的英國三個經濟斷裂帶。儘管在經歷近乎絕望的夏天之後,因為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效應的出現,歐洲債務危機突然似乎戛然而止,但沒人知道,什麼時候繼續爆發。與此同時,“金磚國家”的表現,也較之往年黯淡了許多。包括中國在內,全年都在經受經濟下行的考驗。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有美國表現出較為穩定的復甦特征。2012年,美國“頁岩氣革命”而收獲的能源獨立效應開始顯現,經濟發展上游的制約因素逐漸弱化,同時,非農就業崗位、耐用品訂單、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成屋銷售等關鍵指標都在年底實現了好轉。美國經濟的復甦,使其成為全球貿易的領軍者。不少業內人士,將美國視為2012年全球經濟的唯一增長引擎。美國消費的萎縮,確實會傳導到全球。
這就是全球關注財政懸崖的主因。自大選結束後的11月12日起,以奧巴馬為一方,以眾院議長博納為另一方的磋商就一直在進行。數輪博弈中,最接近於達成協議的交易版本是博納的“PLAN B”:博納嘗試單方面在眾議院通過除了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富人以外,對所有美國人延長所有減稅措施的方案,奧巴馬則在醫保等方面削減支出。但是,這一計劃既沒有得到白宮的同意,也被共和黨保守派一方阻撓。如果聖誕假期後至元旦不到一周時間內,兩黨不能迅速接近,財政懸崖就似將墜落。但是,這個前景真的就意味著災難嗎?
“富人稅”是表象之爭
按照2011年兩黨提高債務上限時的故例,前期堅持本黨立場——引發市場動蕩——迅速達成協議似乎已成模式。這個模式仍然可能在財政懸崖的博弈中複制。實際上,即使到元旦時達不成協議,也不代表災難迅速降臨——強烈反映可能表現在市場上,但不在實體經濟中。
原因是,民主、共和兩黨關於財政懸崖的博弈,表面是圍繞是否針對富人增稅展開,如同“左右”之爭,但實際上兩黨並不存在如此大的立場差異。這也可以從博納的“PLAN B”版本中反映出來。兩黨真正的博弈點,是奧巴馬希望獲得提高債務上限的自主權,而共和黨則要掌握這一權力,並伺機對奧巴馬引以為傲的醫改法案做出調整。
目前,儘管再次逼近債務上限,但奧巴馬政府尚可支配約660億美元,勉強可以維持到2013年2—3月間。即使兩黨在此之前就財政懸崖達成臨時性協議,博弈也不會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