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像河南、安徽等人口輸出省份同樣都選擇了低門檻的異地高考政策,河南的異地高考方案只需父母一方有合法職業和穩定住所(含租賃),子女有當地學校正式學籍即可。
一些教育水平不發達的西部地區,為了防止“高考移民”同樣提出了相對較高的異地高考門檻,像寧夏即規定考生本人需在寧夏初中和高中學校連續就讀滿6年,具有寧夏高中階段學籍和寧夏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考生父或母(其他法定監護人)在寧夏具有連續6年以上含6年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並在寧夏累計繳納3年以上社會保險參保費。
張千帆認為,此次全國範圍內異地高考破冰,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有一群隨遷子女家長在執著的推動,正是有了他們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異地高考在多數省份已得到解決的局面。未來京滬異地高考門檻能否放低,和隨遷子女及家長給政府的壓力有關。
杜國旺則要求,自己在行動中一定要本著客觀理性的原則,在他看來,推動異地高考已經從個人訴求轉變為公益訴求,“即使我的孩子成功不了,能夠幫助別人成功,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功。”杜國旺說。(時間:1月4日 來源: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