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對“雲南鎮雄縣特大山體滑坡災害”的幾個再追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5 12:52:13  


 
  雲南省昭通彝良地震後,地質專家已經對地震有可能造成後續影響的區域進行劃分,結果顯示,此次滑坡的趙家溝在這個“圈子”之外(《大河報》2013年1月12日)。既在監測的真空期,又被專家排查在“圈子”之外,兩者合力作用,發生災難的概率就大了。

  幾乎每次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事前都有蛛絲馬跡的征兆,這次也不例外,雲南網記者採訪事發目擊者:村民王德文稱早上8點左右出來上廁所,在濃霧中看到半山腰出現大片大片的灰,就像卡車在卸沙石一樣。滑坡後緣的裂縫急劇擴展,並從裂縫中冒出熱氣或冷風,其實這就是山體滑坡前的征兆,可惜的是,由於村民預防山體滑坡知識和意識的欠缺,沒有意識到災難馬上降臨,如果這位農民朋友掌握了豐富的山體滑坡知識,迅速通知大家轉移,也許這起災難就可以避免。當地政府是否採取得力措施給農民普及山體滑坡的常識,有沒有進行山體滑坡逃生的應急演練,更值得追問。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的工程活動破壞了自然坡體,因而近年來地質災害的發生越來越頻繁,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再次提醒我們,善待自然,敬畏自然,正如十八大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等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對於鎮雄滑坡災難,有關領導表示,鎮雄災害再次提醒我們,地質災害防治沒有非汛期,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地區,要時刻綳緊地質災害防治的弦,層層嚴格落實責任。凡是地質災害隱患點,遇到極端氣象或成災跡象,都要及時組織群眾避險,每一個人的生命都重於泰山,地災防治是全天候的,不容絲毫懈怠。逝者已逝,來者可追,今天的舉一反三是為了未來減少和杜絕諸如此類的災難的繼續發生,體恤和憐憫山區易發生地質災害的農民的生命安全,不僅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良心,更是科學行政和和諧社會的需要。(時間:1月14日 來源:中國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