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資訊發達的今天,對於各種突發熱點事件,有關方面想不正面回應,已經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但回應了,卻不代表會有真相被公布,更不代表會有人被問責,“熱回應冷調查”正在成為一種套路,被某些人運用得輕車熟路。
對於這種“熱回應冷調查”,媒體進行了準確的概括,即“表態多,後續跟進少;道歉多,問責整改少;調查多,真相公布少”。說到底,就是以表態應對輿論壓力,以道歉代替問責,以調查本身代替事實真相。很顯然,這不但不利於事情真相的揭開,不利於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同樣也無法滿足公眾的心理期待。
當熱點事件發生以後,公眾無不給予重點關注,但關注只是表象,背後的真正潛台詞是監督,是期待著負有責任的相關官員能夠按照黨紀國法被問責,被處理。而最終的目的,自然是在警醒某些官員的同時,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可是,在“熱回應冷調查”的問題處理“潛規則”之下,公眾的這種期待卻被稀釋和消解。
可公眾對某一熱點事件的關注目光暫時游離,並不代表他們已經忘記,更不代表他們不關心處理結果。更多的時候,他們只是本著理解和體諒的心情,在等待有關方面的調查和處理。如果有關方面曲解和誤讀了這種善意,想以“拖字訣”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結果只能是激起公眾更大的不滿和質疑,政府的公信力只能進一步流失。可以說,無視民意,拖而不解決,是危機發生之後對公眾的“二次傷害”。
這種“熱回應冷調查”的關鍵,在於問責處理機制的失靈。只有問責機制正常發揮作用,才能把責任追究到每一個責任人的頭上。因此,對這種社會普遍關注而又久拖未決的熱點事件,不妨由多部門啟動專門的問責程序,“全程緊盯”,在對事件責任人進行追責處理的同時,也要對在事件調查處理過程中敷衍塞責的相關人員進行行政問責,這樣才能起到懲戒警示的作用,從而避免出現“熱回應冷調查”現象。(時間:1月23日 來源:大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