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的《中國青年報》披露了“假鞋之都”福建莆田造假、售假的瘋狂。顯然,這種集原料采購、產品制造、包裝銷售等於一體的“造假中心”,對我國供給側、消費側都帶來極大損害。
從相關報道來看,這類“造假基地”在當地或者在業內其實是公開秘密,當地有關部門也曾經查處過,但由於種種原因,并沒有徹底鏟除。筆者以為,這種造假現象的“中心化”、規模化、產業化,是打假乏力的真實寫照。如果不對這種造假現象施以重拳,假貨泛濫將成為供給側改革的一種阻力。
打假乏力有多方面原因,比如造假者越來越狡猾,信息技術也成了造假者可利用的幫凶(如,通過安裝攝像頭為自己“放哨”)。但主要原因還是打假體系整體乏力。
目前,打假體系包括多種力量。其一是企業打假。比如“十三香”就有自己的打假負責人;此外一些電商也有自己的打假手段。但企業打假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人力財力投入也明顯不足。其二是社會打假。比如職業打假人打假、消費者舉報、媒體監督等。但總體來看,社會打假效果也很有限。因為,普通人缺少識假能力,而職業打假人也存在不少問題。其三是政府打假。各地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雖然也經常參與打假,但多數時候是被動出擊,缺少主動執法的意識,所以與公衆期待還有距離。按說,“造假中心”所在地執法部門最了解當地情況,最應該發揮打假作用,但事實卻不理想。如果執法部門能采取臥底暗訪等手段,造假也不可能這麼猖狂。
也就是說,造假者的瘋狂,不僅因為造假成本低、獲利空間大,更因為打假體系不够硬,沒有對造假、售假形成完整的阻力與威懾力。如果,打假力量介入每個銷售環節,假貨沒有銷售渠道,自然不會有人去生產;如果,“造假中心”所在地對房屋出租者、造假者同時施以重拳,必然也能鏟除假貨生產土壤。
期待有關方面重塑企業、社會、政府共同參與的打假體系,使之真正硬起來。此外還應追問的是,“造假中心”所造的假冒偽劣商品,具體流向了各地哪些市場?有關方面應順藤摸瓜,揪出造假、售假鏈條上的每個“螞蚱”。(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馮海寧 本文略有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