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當前台灣的政黨競爭與政黨板塊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2 15:34:23  


  中評社訊╱題:當前台灣的政黨競爭與政黨板塊變化 作者:施正鋒(台灣),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台灣政治發展的脈絡

  從國民黨與親民黨在二OO四年總統大選整合以來,台灣的政治發展大致呈現藍綠對抗的局勢,長期三足鼎立的態勢逐漸崩解。由於在野黨不滿兩顆子彈造成陳水扁連任險勝,朝野在立法院的對立更形嚴重,終於發生空前未有的預算案延宕未過的窘境。由於第一夫人、以及身邊機要多人因為“國務機要費”被檢方起訴,陳水扁雖然本身有憲法豁免權的保護傘,不過,每週五的庭訊攻防戰儼然是永無完結篇的肥皂劇,讓陳深感“治國”分身乏術。

  去年暑假,紅衫軍異軍突起,總統府前的大型造勢行動,一度給陳水扁政府帶來莫大的壓力,不過,因為南下擴張勢力受阻,最後,只成就了新黨在台北市的捲土重來。馬英九結束八年台北市長任期,表現平凡;現在專任國民黨主席,對內有整合本土派的任務,對外有司法起訴特支費的壓力,內外交煎,正是淬礪筋骨的最佳時機。

  弔詭的是,儘管藍綠看來有勢不兩立的拮抗作用,不過,民進黨與國民黨之間卻存在著微妙的「既聯合、又鬥爭」的默契,也就是透過制度的建構,如何鞏固各自的地盤,以確保政黨板塊的凍結。特別是經過二OO五年的修憲,未來的立法院席次減半為一百一十三席,加上新的選舉制度把區域選舉方式丕變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也就是安格魯‧薩克森文化國家所慣用的先馳奪點制(first-past-the-post),擺明的就是分別要逼台灣團結聯盟及親民黨就範。前總統李登輝近日的奮力回擊,就是希望能擺脫現有政治結構的制約,另外開創新的政黨競爭空間。

  民進黨

  儘管扁嫂官司纏身,不過,由於百姓認為司法偏向泛藍,加上檢察官與法曹對於相關憲法判例生疏,反而讓陳水扁越戰越勇。相較於半年前幾乎是眾叛親離的情況,未來有志於更上一層樓的黨內同志,莫不望風披靡,原因無他,就是泛綠支持者強烈表達不希望自亂腳步的期待,特別是台北、高雄市長選舉,讓有心藉著打扁來拉抬自己聲勢者,不得不暫時壓抑異心。

  謝長廷雖然未能替民進黨奪回台北市長寶座,不過,由於先天的族群結構,雖敗猶榮,至少穩住汪洋中孤島的氣勢,因此,暫時居於領先的地位。不過,如果比較四年前披掛上陣的孤鳥李應元,儘管有市議員選舉推波助瀾,得票率增加百分之五左右,真正要歸功的是總投票率降低百分之六,因為實質成長票數不過四萬多票;比較令人好奇的是,究竟多出來的票數是因為謝長廷刻意與陳水扁保持距離,還是因為紅衫軍所造成的負面疏離感?

  同樣地,民進黨在高雄執政八年,雖說市容面貌大為改觀,不過,由於陳菊只贏了不到兩千票,而且得票數也有所流失,對謝長廷的政績來說,恐怕是一種警訊。此外,由於謝長廷對於「一中憲法」的論述,一直沒有交代清楚,因此,如果國家定位成為未來黨內總統初選的判準,即使有電子媒體的青睞,還是難逃民進黨支持者以顯微鏡來加以檢驗。

  行政院長蘇貞昌坐擁行政資源,得以順勢對內外大作人情,也因此被坊間稱為「小宋楚瑜」。儘管有交好的平面媒體提供充裕的版面,不過,因為與之結盟的派系新潮流在黨內一向人緣不佳,老是在重要關頭在外頭炮打自己人,難免被質疑賣友求榮,因此,所謂的「新蘇聯」未必能呼風喚雨。特別是在紅衫軍勢力高漲之際,蘇貞昌一度誤判形勢而欲逼宮,要求民進黨開放黨籍立委參與在野所提的罷免案,頗令人懷疑是否有割席而去、另起爐灶的打算。如果要做台灣的領導者,他真正的挑戰來自於大是大非的國家定位含混,不知到底是受制於新潮流、還是表態的時機未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