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登輝 |
中評社香港3月25日電/華盛頓郵報在連續多日專題報道卡西迪公關公司如何穩居華府首席政治公關業者地位後,廿三日終於披露卡西迪自一九九四年以來受僱台灣執政者,成功促成李登輝在一九九四年訪美,並賺進近千萬美元的內幕。
卡西迪在接受華郵訪問時透露,李登輝一開始頗為懷疑卡西迪是否有把握以“公平”為訴求,促使柯林頓政府改變限制台灣官員訪美的立場。
聯合報今天說,華盛頓郵報廿三日刊出的內容,是由台灣政府支付的(三年)四百五十萬美元公關費,揭開了序幕。
報道統計,台灣政府這些年共支付卡西迪公關公司近一千萬美元,但這個數目可能僅限於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的花費。
政黨輪替後,陳水扁政府繼續雇用卡西迪。根據美國司法部的資料,自公元二○○○年七月至二○○三年七月底止,陳水扁政府透過台灣政經研究繼續聘請卡西迪及其兩家子公司替台灣遊說,花費總金額高達約七○三萬美元。
二○○三年七月至二○○四年六月,扁政府未與卡西迪續約,但隨後在二○○四年七月底,又透過“轉包”方式,雙方再簽下兩年共一○八萬美元的合約,延續這項遊說關係。
華郵報道說,後來負責這項台灣專案的華伯格回憶說,讓李登輝到訪的遊說工作十分獨特,“結合了地方、州及聯邦,結合了直接遊說媒體,結合了台灣友人的證詞,以及對不支持台灣者的面對面、人釘人的遊說。”
幾個月後,卡西迪的遊說有了成效,有五個州的州議會通過決議,要求讓李登輝訪美。此時共和黨又贏回了國會的多數,議長金瑞契也十分支持台灣,許多民主黨的國會議員,也十分同情台灣的處境。
在卡西迪全面動員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都以社論批評不讓李訪美的舉動,同時國會的動作愈來愈大。最後,柯林頓同意讓李登輝以私人身分到美國訪問。
不過,當時的白宮幕僚長潘尼塔在接受華郵訪問時,並不認為卡西迪的遊說,是讓柯林頓政府最後同意讓李登輝訪美的關鍵。但當時的情勢,的確讓遊說的人“爽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