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歐美專家:中國武直十攻擊機可媲美阿帕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9 09:17:39  


中國武直十攻擊直升機想像圖。

  中國引進蘇聯直升機並進行仿製的時間,其實並不晚。1951年蘇軍開始裝備米一4型直升機(此後20年內一直作為標準裝備)後,中國在1955年便引進並建立了第一個直升機大隊。1956年,中國又同蘇聯簽訂了引進米一4直升機資料並自產的技術合同,並於1958年由哈爾濱飛機製造廠仿造成功,命名為直一5。由於早期產品均不合格,直至1963年才定型轉入批量生產,至1979年停產時共生產545架,單機成本48萬元。直一5載量為1.2噸,或運載11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機艙內還裝入一輛北京212A吉普。不過該機最大弱點是裝載量小、不具備防護能力,戰場上生存能力低。

  因此,直一5未裝備陸軍,只撥給空軍作為運輸之用。 1962年以後,蘇聯斷絕了對華航空技術援助,中國開始自己摸索研製新直升機。經過十幾年努力,1977年直一6機設計定型,然而測試表明該機發動機功率不足,飛行安全性差且遠落後于世界先進水準,被迫於1979年停產。

  與此同時,在研的直一7重型直升機也因經費不足停止。國產發動機落後這一“心臟病”,使中國自研的直升機乃至戰鬥機遲遲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70年代中國同西方建立了軍事合作關係,法國直升機被引進,成為國內研製直一8型的樣品。80年代初,國內大幅削減國防費,直一8項目又下馬,一時陷於無新機型在研、定型機停產的窘況。中國直升機研發和裝備嚴重落後於世界潮流,其中固然有財力不足的原因,更重要還是作戰觀念落後,許多領導人拘泥于步兵制勝的傳統,發展航空兵只單純偏重爭奪制空權,未充分認識陸軍航空兵支援地面戰鬥的重大意義,導致對直升機的重視和投入都不夠。

  1985年中央軍委決定裁軍100萬,重點減少傳統的步兵,加強技術兵種,翌年終於建立了陸軍航空兵。陸航創立之始,主要裝備是只具備50年代水準的直一5和少量進口直升機,還沒有能在戰場上直接支援作戰的武裝直升機,不過這一新兵種的建立畢竟反映出軍方高層在協同作戰的觀念上有了一大進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