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關系雖轉暖,但不會簡單回到“蜜月期”。 |
中評社訊╱題:發展中日關係的動力與挑戰 作者:晉林波(北京),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博士
•促進中日關係穩定發展的基本要素是什麽?
•阻礙中日關係的消極因素有什麽?
•爲何說未來中日關係的發展不缺少動力但也不容太過樂觀?
2006年10月8日,當選日本首相不到兩周的安倍晉三應中國總理溫家寶之邀訪華,與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國國家領導人舉行會談,打破了中日兩國間長時間無首腦互訪的僵持局面。
中日首腦互訪的重新啟動,不僅從最高政治層面上迅速制止了中日關係的持續下滑,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幾年來中日之間空前激烈的政治緊張狀態,促使兩國關係開始朝向緩和與改善的方向發展,而且為兩國關係邁向更高層次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巨大空間。但是,也應該看到,當前中日關係的緩和與改善並不意味著兩國已經成功地解決了曾經直接導致兩國關係跌入谷底的靖國神社等問題,而只是巧妙回避或擱置了這些問題。這一現實表明,維持中日關係穩定發展的任務仍很艱巨。今年是中日關係正常化35周年,也是中日關係實現穩定發展的關鍵年。中日兩國政府需要以更高的智慧、更大的勇氣、更謹慎的態度處理兩國間的敏感問題,使中日關係朝著成熟穩定的方向發展。
積極因素
事實上,從中日關係的現狀來看,並不難發現諸多有利於中日關係穩定發展的積極因素。這些積極因素客觀存在於兩國關係的不同領域和不同層次,特別是在以下五個方面顯得尤為突出。
第一、兩國首腦互訪的重啟、以及近期的頻繁會晤,已經成為推動中日關係發展前進的重要動力。2006年10月訪華時,安倍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中國最高領導層舉行了會談。同年11月,胡主席與安倍首相在越南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時再次會晤。2007年1月溫總理與安倍首相在菲律賓參加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舉行會晤。在上述已經實現的首腦會晤之外,未來的首腦交流計劃也已基本確定。2007年4月,溫總理將出訪日本,這將是中國總理時隔七年的訪日安排。在此之後,安倍首相預計會在今秋再次訪華。有關胡主席的訪日安排也在磋商之中。中日首腦間如此頻繁的互訪交流,不僅表明中日關係已經衝破了政治僵局,而且正在從最高層面直接推動兩國關係的迅速改善與穩定發展。
第二、中日雙方均有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的政治意願。即使在過去幾年中日關係嚴重惡化的時期,兩國最高領導人都明確表達了堅持構建良好雙邊關係的意願。從實踐層面上看,這種意願不僅僅表現在兩國政府都強調與對方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對增進各自國家利益的重要性,更體現在中日雙方都有通過外交協商解決彼此分歧的政治意願。在兩國首腦互訪停滯時期,中日之間務實層面的接觸和溝通卻一直比較活躍,反映出雙方希望保持對話和改善關係的強烈的願望。另外,安倍當選首相後把中國作為第一個出訪國、以及中國最高領導層對安倍來訪的高規格接待等也是體現了兩國政府發展雙邊關係的政治願望。
第三、中日之間密切的經濟聯繫為兩國關係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基礎和動力。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日間的經濟關係迅猛發展,兩國均成為對方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方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中日兩國的貿易總額已經達到兩千零七十三億美元。中日之間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種以密切的經貿關係為核心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關係,而且這種關係仍呈進一步加深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