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台灣崑山科技大學副教授吳漢於即將出版的〈中國評論〉5月號撰文指出,只要在台灣打選戰,統獨議題就是萬靈丹,因為它很容易地便區別出本土與非本土,在本土化運動所宰制的戰場,非本土是不易勝出的,所以“四要一沒有”,已經為明年總統選戰,決定了戰爭的形式。
文章認爲,陳水扁之所以提出“四要一沒有”,有人解讀是即興之作,是對李登輝對其一再批評的回應,尤其當日FAPA年會上,李登輝痛批陳水扁只會“口號治國”,無力推動“正名、制憲”,因此陳水扁當場予以反擊。其實扁李之間始終存在著既聯合又鬥爭的關係。
今年初,李登輝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自己從未主張台獨,而且認為台獨是個假議題,隨後台聯黨主席黃昆輝亦稱,台聯將採取“中間偏左”路線。一時之間台聯的主張和立場轉了向,開始向淺綠的選民招手。陳水扁適時提出“四要一沒有”,迎合深綠群眾的期待,是與李登輝位置互換,各取所需。
若長期觀察民進黨的發展以及陳水扁的從政過程,就會發現“四要一沒有”即非即興之作,亦非驚人之語,而是本土化運動及本土政權施政的必然結果。
陳水扁早年提“四不一沒有”是形勢所迫的權宜之策。陳水扁的治國理念始終在追求台灣獨立與搞好兩岸關係之間擺盪。而台灣獨立是終極目標,穩定兩岸只是階段性策略。
文章指出,台獨可不可行?陳水扁在二OO五年面對媒體時曾說“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李登輝在今年也說它是個假議題,可見現階段來看台獨確實不易實現。至於“正名”能發揮多大效果,“制憲”能不能實現目標,都存在極大的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