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李嘉誠曾預言:“本人對祖國及香港前景充滿信心,回歸後東方之珠更加閃爍璀璨……香港會繼續安定繁榮。” |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各媒體都在探討香港回歸十年的變與不變,香港首富、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也和大多數港人一道,反思過去和思考未來。在今年六月十二日發表的致旗下和黃集團員工的信中,李嘉誠以《萬變社會不變承諾》來看十年來的變與不變,不變的承諾,除了指中央政府給予香港“五十年不變”的政治承諾外,還有李嘉誠及其旗下公司對於香港的承諾:“我們生長於斯,對香港獨特無止的情感,為順為逆,始終未變。”
在今年早前長實集團新聞發布會上,李嘉誠被問及回歸十年的感受時,他直言希望港人可更團結和包容,只要不同階層一起努力,香港的前景一定會更好。
李嘉誠對香港的感情、對港人的承諾、對香港回歸祖國的信心,是數十年如一日,一以貫之的。最新出版的《知識改變命運》一書,收錄了近十多年來,李嘉誠在公開場合的各種致辭,有回顧、有前瞻,有感想、有建言,更多的卻是為香港把脈、為香港加油。李嘉誠多次說到在香港生活六十多年,以香港為家,愛國愛港之情,力透紙背,風雨同路之義,真情盡顯。
1997年7月2日,香港回歸祖國的第二天,長江集團舉行了一個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大型酒會,集團主席李嘉誠發表了熱情洋溢的《合浦珠還長江出海》的講話。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李嘉誠談及當時的情況時,頗有感觸地說,原來他是不準備在酒會發言的,但當時所見,頗多本地、外來員工對香港前途都有顧慮,於是他便即席發表講話,釋除員工的疑慮。
李嘉誠首先表示,“香港回歸祖國,是舉世矚目的盛事,值得我們慶祝的日子。很高興我們都能夠見證這個歷史性時刻,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這是很具意義的”。
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標誌著香港進入一個新年代。國家堅定不移執行改革開放政策,為回歸後香港提供更多參與內地發展的機會。李嘉誠當年更預言:“本人對祖國及香港前景充滿信心,回歸後東方之珠更加閃爍璀璨。在‘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保證下,香港會繼續安定繁榮。”
他在講話中並提到“古語尚有一句‘無信不立’,相信你們多年來和我共事都深知我對‘信’這一個字的重視,上述的政策是絕對不會改變的。”十年後回頭再看,事實證明了李嘉誠的預見:東方之珠更加閃爍璀璨,香港繼續安定繁榮。
2001年,在香港總商會140周年慶祝晚會上,李嘉誠作了題為《裝備自己 挑戰未來》的發言,總結過去多年來,香港經濟經歷的三次結構轉型:第一次是由轉口港演變成以製造業為主導,第二次是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第三次是資訊科技及金融服務業的崛興。
四個錦囊 捍衛優勢
李嘉誠指出,香港幾十年來都享有增長,主要基於我們代代人的努力及堅定不移的決心,西方經濟蓬勃及中國持續增長亦為我們增添動力。每次經歷危機或金融風暴,港人所得最大裨益是信心的建造,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壓力下,經濟架構及社會狀況出現實質改變,知識經濟令有些人的環境比其他大部分人優勝,很多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投資及職位越來越不受保障,貧富懸殊,社會分化,工作及生活質素轉變等問題亦令他們感到不安,在這種大轉變中若要定出正確的航道,需要在政治、社會、經濟及環境等方面有創新、多層次、多角度的意念和方法,很多時候,也許要重新評估我們固有的觀念。
李嘉誠認為,要保持及捍衛香港的各種優勢,必須重視以下四點:
第一,全球均十分重視教育的質素,我們的年輕人需要擴闊國際視野和加強高層次的思維技巧,也需要接受跨學科教育的培訓,以應付不斷轉變的社會需求。大家都知道香港勞力密集的工業早已北移,出現“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錯配現象”。
第二,由於香港的生產成本高昂,國際競爭能力正受到嚴峻的挑戰。今天,我們的生產成本僅低於日本而高踞亞洲最前列。從數字顯示,近年雖然不斷有國際機構來港開設新辦事處,但亦有部分遷離香港,很多機構亦部署將後勤工序移往內地或海外運作,我們必須研究對策,以保持國際競爭優勢。大中華地區的理想投資環境,無異是香港一大寶藏,與其他地區相比,我們更了解內地的運作和擁有敏銳的世界市場觸覺,加上香港優厚的融資能力和財務經驗,與內地可相互配合,各行各業均有無限商機。
更新求變 促港繁榮
第三,港人需加強危機意識。雖然這個說法或許令人感到不安,不過若要向前邁進,必需具有危機感,不能因為長期生活在比較富裕的情況下而形成自我膨脹的心態,忽視其他地方的潛力和優勢,只會僵化自己。
第四,香港需要解決人才缺乏的問題。要知道由內地及海外引入優質專業人才,不一定打擊本地員工的士氣,經濟一進入良性循環,必然會帶動及製造更多就業機會。
李嘉誠強調,邁進二十一世紀,香港無可避免地踏入全球化經濟革命年代,我們一定要時刻反思,更新求變,以智慧客觀地認清香港的處境,以毅力堅決地衝破重重的障礙,儘管大家的意見常常不盡相同,但香港是我們生於斯、發展於斯的地方,我們對它有著深厚的感情,大家應共同努力,“不斷有尊嚴地追求社會的進步及繁榮,同心共建這個我們700多萬人稱之為家的地方。”
重溫六年前的講話,可見李嘉誠對香港問題的剖析是透徹有力的。李嘉誠指出,當年一些政府官員對此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一些人對李嘉誠的言論也有不同想法,但一向堅持為香港利益說話的他,就是頂著這些,說出真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