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96式坦克高射機槍平射。(資料圖) |
新裝備維修競賽成為昨天賽場一大亮點。記者在某新型坦克修理比武現場看到,裁判席上悄然出現幾張新面孔,4名五級士官從賽場走到前臺,與院校的專家教授同台當裁判。
與這些“專家”士官同台評判,工程兵裝甲學院教授于魁龍感慨頗深:“這些士官裁判素質很全面,他們在保障一線掌握的許多新技能,就連我們這些長期從事專業研究的人都不得不另眼相看。”
在雷達修理專業現場,士官譚勇正用多種儀器對某新型雷達進行檢測。一件件精密測試儀器,在譚勇手中就像醫生手中的手術器械熟練自如。隨著他手中儀器不停轉換,螢屏上不時顯示出裝備故障點位……
儘管裝備維修保障比武競賽現場十分緊張,但記者發現,這裏只見參賽者緊張忙碌的身影,聽不見以往修理工間鉗子、錘子丁丁當當的敲打聲,整個競賽現場安靜如醫院裏的手術室。
“傳統原件維修保障方式,速度慢、精度差,已不適應資訊化戰場快節奏、精確化的要求。”軍區裝備部裝甲裝備處處長魯君虎告訴記者,為提高戰場保障效率,軍區把戰場原件搶修改為整裝換件維修。這種裝備維修方式雖然速度快了,但對技術保障的要求更高了。
正說著,某新型火箭炮電路檢修比賽開始了。只見某炮兵團士官馬強啟動“火箭炮電路故障自動檢測及報警系統”,對電路實施檢查。前後不到兩分鐘,就診斷出因滲漏雨水造成電路板短路的故障。以往,對火箭炮電路檢修使用機電式維修儀器,不管哪一部位發生故障,都要拆卸開來逐一檢查。如今,啟用先進的檢測系統,不拆卸裝備就能迅速查出故障具體部位,效率提高了好幾倍。
在競賽間隙,記者和參賽士官聊天,感受最深刻的是,為適應未來資訊化戰場裝備技術保障新要求,他們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培訓,從新裝備工作原理、構造、操作使用到維護保養、技術檢測、修理,許多士官在新裝備檢測維修上都有手到病除的“絕活”,甚至成為某一方面的技術“大拿”。馬強最初是學鉗工和焊工的,如今已成為機電維修專家。
“正是像馬強這樣大批‘專家’士官的出現,才使武器裝備在任何時候都能發揮最大效能。”在比武現場,軍區裝備部副部長周長江感慨地說,這次競賽突出新裝備新技能,與其說是一次技術考核,還不如說是一種導向。通過這次比武競賽,進一步促進裝備技術保障人才隊伍直面資訊化戰場,實現從傳統“技工”向“專家”轉變,從技術技能單一型向複合型轉變。(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