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美國總統大選放過中國?但願如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0 00:21:11  



  佛里曼把中國問題在美國2008年總統大選中的突顯性、重要性、不可避免性都作了透徹的分析。當然,佛里曼的觀點提醒中國要注意:一,可能是符合目前美國政黨政治規律的。二,民主黨的因素在起不可捉摸的變化。三,經濟貿易問題的爭議勢必牽涉中國,難於迴避。四,涉及中國的問題更趨具體化。五,仇華心態、懼華心態隨時可能起作用。

  路透社報道說,近代歷史顯示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立場鮮明有風險。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查列特(Derek Chollet)表示幾乎所有近代總統都曾發出“關於中國的黑白分明的言辭,然後在成為總統後又不得不往回走。”曾經給尼克松當過翻譯的前美國外交官傅立民(Chas Freeman)表示,對下任總統來說,應對北京將是一個定義性的問題,不過在目前還是少說為佳。他表示,“總統選舉在中國問題上相對沉默,我感到很高興,因為選舉不能帶出我們的政治家的最大智慧。”

  查列特、傅立民所言極是。大家記憶最爲深刻的是布什總統的被動。他在2000年大選中曾尖銳地指責民主黨的中國政策,強調中國不是美國的“戰略夥伴”。布什上任後中美兩國關係因此一度動盪,令美國吃盡苦頭。在經歷了執政4年的調整之後,布什政府大幅調整改善美中關係,使得美中關係進入有史以來最好的時期。我們敢斷言,2008年無論是哪一個黨的人出任總統,如果在競選期間仍然如同布什一樣對中國持攻擊態度的話,上任之後,也必須改過來!

  也就是說,另一個角度必須關注,那就是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角色變化,作用凸顯,中美兩國的利益互為契合,都會導致美國總統大選中對中國問題的態度發生變化。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朱鋒教授曾撰文分析道:中國因素對2004年總統大選和總統候選人來說都不"重要",無論是布什總統還是克里參議員都認為,沒有必要在中國問題上去做什麼文章。90年代以來的美國總統大選之所以無一例外地炒作"中國議題",根本原因是那時實行什麼樣的中國政策在美國爭議很大,兩大政黨的候選人在這一問題上分歧也大,不惜拿中國問題“說事”,相互指責、相互抨擊,中國政策成為了兩黨相互鬥來鬥去的“政治足球”。其結果,美國的中國政策在政黨政治中很“受傷”。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已經不再將中國因素作為相互攻擊的靶子,中國因素對大選不再重要,這是中美關係的歷史性進步。中國因素在美國大選政治中的“淡化”,是中美關係穩定與發展的重要標誌。

  如果我們把布什兩次競選總統的巨大變化,歸納為“布什負面現象”與“布什正面現象”,那麽,我們衷心希望在200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最好不要再出現“布什負面現象”了。我們期盼,2004年總統大選,的的確確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實質性轉折,不是因人而異的變化。如果中國因素在美國2008年總統大選政治中繼續“淡化”下去,那麽,中美關係穩定與發展肯定要邁向新的階段。

  如果中國問題的淡出,只是伊拉克問題和恐怖主義問題更加突出而被掩蓋,那麽,問題的尖銳性沒有得到磨平,只是暫時被擱置而已,如果這樣,矛盾遲早要爆發,對中國與美國而言,好日子還沒有到來!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也是中美關係的試金石!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