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萬長認為“兩岸共同市場”,是現實,也是潮流、趨勢。 |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兩岸共同市場”會損害美國的戰略利益嗎?民進黨參選人謝長廷赴美面試,卻想説服美國人選擇“是的”這個答案。這可能是異想天開的念頭,在美國人面前玩弄政治小聰明,終將吃力不討好。
中國時報報道,據指出,基於台美雙方利益的考量,謝長廷在美國會清楚表態反對馬英九的“兩岸共同市場”主張。就謝長廷的思維,台灣在美國的太平洋第一島鍊防線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旦台灣和大陸成為“共同市場”,因為經濟的結合,將讓台灣對美國的戰略意義完全喪失。謝陣營認為,台灣成為大中國經濟圈的一部分,“那台灣就好比中國的離島,對美國的利益和價值盡失,台灣對美國還有什麼意義?”為免使台灣淪為大陸的一部分,也為免台灣和美國的夥伴關係發生變化,謝長廷反對兩岸共同市場主張。
把“兩岸共同市場”和“第一島鍊”混爲一談,並讓二者對立起來,的確表明了謝長廷陣營的過人之處:一,把經濟問題輕鬆地轉移為戰略問題。二,把兩岸問題轉移為美台問題。三,把消除麻煩的問題轉移爲製造麻煩的問題。這樣的手法,多年來民進黨用得非常出神入化,這不是國民黨能比得上、能學得到的。
對“兩岸共同市場”到底是怎麽看的?美國人至今沒有什麽重要評價,沒有正面的,也不見負面的。但是,美國人的性格是非常耿直的,兩岸之間如果有什麽主張和意見,將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安全,美國人絕對不會忍氣吞聲,絕對不會做縮頭烏龜,早早就會跳出來,大聲吆喝地制止之。“兩岸共同市場”提出已經很久了,國共之間甚至達成共識,美國人無動於衷,足見謝長廷如此誇張的危害性,並非美國所認爲的。
資料顯示:2000年5月,台灣原“行政院長”蕭萬長就已提出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的構想,並於2001年3月成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前民進党主席許信良於2004年10月也提出兩岸應“透過對等協商,建立兩岸共同市場”。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舉行了兩黨56年來的首次會談,雙方就促進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經貿交往等重大問題深人地交換了意見,並共同發佈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其中提出了“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並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