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先驅導報評論:“中國製造”當師從日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4 10:03:14  


鄰國商品從麻雀變鳳凰歷程中的經驗之談恰恰是值得中國借鑒的法寶。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國際先驅導報刊登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宋國友博士的評論文章指出,“日本製造”、“南韓製造”等也曾在國際上遭遇過信任危機,但這些鄰國商品從麻雀變鳳凰歷程中的經驗之談恰恰是值得中國借鑒的法寶。文章轉載如下:

  一場針對“中國食品”乃至“中國製造”的信任危機正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危機從寵物飼料開始,迅速擴大至海產品、牙膏、藥品、玩具等等,先是被點名、被懷疑,進而面臨下架撤貨,最後出口被迫停止……

  受一些西方媒體乃至政府大張旗鼓的動作影響,中國產品的信任危機快速波及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中國應該如何看待這場“國際危機”?或許,日本和南韓汽車當年出口美國市場的遭遇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日韓製造也曾危機四伏

  客觀地說,日本產品如今在世界上已經擁有了較好的口碑。無論是家用電器,或者精密機械,還是汽車。但是在日本汽車出口美國市場的初始階段,美國消費者對於日本汽車的評價卻不是“物美價廉”,而是“物差所以價廉”。

  1960 年,日本汽車對美出口不過1000台,但到了1970年和1980年,對美出口量分別達到23.3萬台和182萬台。隨著對美出口基數的增加,日本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在增加。由於相關報道的增多,美國人開始懷疑日本汽車價廉所以沒有好貨。面臨日本汽車劇烈競爭的美國汽車行業,也開始借機詆毀日本汽車的品質,主張對日本汽車進行嚴格檢測。

  代表美國汽車行業的美國汽車工會還直接對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對日本汽車進口實行限制。在當時國會召集的聽證會上,充斥著對日本汽車及其品質的不信任聲音和不滿情緒。

  南韓對美出口的產品大致也有類似經歷。同樣以汽車為例,1986年,現代汽車以近5000美元一輛的低價敲開美國市場大門。但隨著品質問題的很快暴露,現代車的銷量很快一路走低,並成為美國人的笑柄。1998年,美國著名節目主持人戴維·萊特曼在他的節目中說:“世界上最倒楣的10件事,其中第8件,就是坐現代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