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搞“貿工技”的7年,我看是走了一段彎路
中國青年報:十幾年前有關聯想集團的“柳倪之爭”,至今人們還記憶猶新。一些人也假設,如果當年聯想堅持您的“技工貿”路綫,也許會比現在更好,也有可能聯想就不存在了。您還關注聯想嗎,對它這些年來的發展作何評價?
倪光南:歷史不能假設。過去了的事就不能再預設,不能重演。回過頭來研究一下經驗教訓可以,但是不能倒過來。不過,聯想現在做PC,不代表高技術企業只能做PC,也不代表高技術企業就不能做互聯網,不能做通信。2002年楊元慶上台之後,聯想又重新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爲公司發展的基點,包括建立聯想研究院,做超級計算機,發起制訂閃聯標准等。現在,聯想是重視研發的。
20多年來,聯想的研發走的是“之字形”的彎路。1995~2001年搞“貿工技”的7年,我看是走了一段彎路。當時有很多機遇,例如聯想程控交換機、芯片設計中心、FM365等創新項目,本來都有機會做大。當時下馬容易,現在想做就難得多了。
這麽說吧,聯想和華爲基本是同時起步的。當時華爲的技術還沒到聯想的水平,華爲現在的發展證明始終堅持發展核心技術的路是可行的。
中國青年報:熟悉那場“柳倪之爭”的人都知道,當初您一直堅持聯想走技術崛起的道路,但是沒有成功。在决定一個企業發展戰略的選擇上,您覺得什麽因素最重要?
倪光南:人才、制度、環境等因素都很重要。但在同等環境下,最根本的還是指導思想的問題,指導思想决定你以後的發展道路。我們國家提倡自主創新,這就是一個指導思想,一個國家戰略。有了這個指導思想,大家都可以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具體到每個單位和企業,也要有自己的指導思想。根據自己單位的情况,作出戰略目標的選擇。同樣條件下,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一個企業的領導者的遠見非常重要。
中國青年報:您認爲聯想集團的未來發展之路應該在哪兒?
倪光南:以後的路誰也沒辦法預測,但堅持研發肯定是一個大的方向。施振榮先生曾經提出一個“微笑曲綫”,就是一個“兩頭高中間低”的曲綫,一頭可以掌握標准,掌握一些重要的核心技術,取得一個高附加值,另一頭可以通過市場,通過你的品牌規模實現效益。中間的就是低效益的加工、制造。在國內,聯想起點很高,是靠技術起家的,後來才以做市場和品牌爲主,現在又在做研發、做標准,也在逐漸向高的那一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