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家泉:台灣兩候選人的一場辯論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6 00:16:06  


李家泉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本月24日下午2時半至5時半,台灣政壇民進党候選人謝長廷,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兩人進行了一場歷時三個小時的大辯論。辯論內容包括財政、金融、稅收、貿易及農産價格政策等,涉及面很廣,也涉及到兩岸關係、台灣認同、對外關係等敏感話題。總的來說,辯論還是比較平和的,沒有出現過激的火爆場面。

  兩人的政治立場基本上都是鮮明的。謝長廷沒有違背民進黨的宗旨,雖然說了不少軟性語言,如“和解共生”、改善民生、改善兩岸關係等,儘管用語含糊,但在涉及到所謂“台灣主權”等敏感話題時,還是非常堅持的,一句話,他的“台獨”立場或“台獨”傾向還是比較明顯的。馬英九在財經貿易等許多方面的主張,與謝長廷大同小異,不過說的似比謝更具體,更有可行性。在兩岸“三通”上,說的也似比謝說的更明確,更符合人民期待。他是反“台獨”的,但在強調兩岸“不統、不獨、不武”上,卻也流露了自己的某種“獨台”傾向。

  馬英九的談話,仍然是學者風度,老誠持重,平靜無波。謝長廷的談話,則是律師風度,善於辯解、語言犀利。在涉及到個人、家庭以及自己的部屬時,則顯得有些不冷靜、情緒化,以至惡語相向;馬則不動聲色,坦然以對,該說明者說明。

  人們平時的印象,認爲謝善於言詞,巧言應變能力強,而馬則過於老實,時常被動挨打。因此,台灣TVBS電視台事前預測時,對謝的看好度是33%,馬則爲21%;而經過兩人一場辯論後,完全翻過來了,馬的看好度,由21%上升爲43%,謝則由33%下降爲28%。兩人辯論當天,根據台灣東森電視台的民調,截止當天下午6時,民衆表示支援馬英九的有43,000餘人;而支援謝長廷的則只有2,900餘人,幾乎不成比例。

  爲什麽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我看“見怪不怪”,而是“衆人心裏有杆稱”。真正不正常的事,往往都是由一些政治人物操弄出來的,使之躲過了人民群衆的眼睛,許多人因此而受騙。而像這次的大辯論,則是在光天化日、衆目睽睽之下進行的,沒有切實可靠的證據,老搞一些小動作,一些雕蟲小技之類,人民群衆是不會輕信的。一切的一切,都必須經過廣大人民群衆眼睛的檢驗。

  然而事情還遠沒有結束。呂秀蓮說過,他們民進黨奪取政權,全憑“一張嘴”,事實上能否維持政權也靠一張嘴。她這裏所說的“一張嘴”,並非指候選人一個人的嘴,而是指整個集團的嘴,是靠他們的嘴巴來“打天下”和“固天下”。這一次的馬謝嘴戰,只是頭一場,還會有第二場和第三場。這樣的嘴戰,不過是一種“正面戰”,還會有無數的“運動戰”和“遊擊戰”,以至看不見的“隱蔽戰”。真正決定勝負的,往往就是這些無數“正面戰”以外的選戰。未來究竟鹿死誰手,現在還不好說。整體而言,這樣的嘴戰和選戰,國民黨經常不是對手,因而前兩次大選都輸了。聯繫過去,我個人有感地寫了以下幾句順口溜:

唇槍舌劍選舉時,
口水戰場分高低;
誰人能把高位奪,
不看實踐憑嘴皮。

  
  對此,我個人也有期待。時代在前進,人民在覺悟,台灣每四年一次的領導人選舉,不要再靠嘴皮取勝了。“口水”應是一種“口才”,但“口才”不等於“人才”,“口才”更不是“戲法”;做事情需要有口才,但不能只憑口才。既要有“口才”,也要有“實才”。但願這一次能把一些有真才實學、講到做到、廉潔奉公、辦事認真負責、有理論也有實踐,能爲台灣人民謀福祉的人選到領導崗位上來。如此則台灣人民幸甚,台灣未來幸甚,兩岸關係幸甚,而且這也將是“真民主”還是“假民主”的試金石。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