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0日電/台灣新一期新新聞發表周天瑞的文章說,過多的選舉本已使台灣深陷對立惡鬥的泥淖,以本土為單一訴求的民粹化施政取向,更使台灣反世界潮流地鑽進了意識型態的死胡同,造成整體發展的停滯與倒退。這一次的“總統”大選是一個機會,探測台灣民意是否打算從這樣的困境中走出來。
八年前陳水扁因藍營的兩軍對峙坐收漁利,在相對多數的勝選制度下,儘管沒有獲得過半數支持,卻造就了民進黨的執政,台灣一夕變天,政黨首次輪替。
選民雖沒有給予民進黨絕對多數的支持,但隨後的民意調查顯示,人民以超過七成的比例樂見此一結果。說明了陳水扁當選後陸續表達的“四不一沒有”及“新中間路線”等政策走向,受到期待與肯定;也說明了政黨輪替不失為台灣繼經濟奇蹟之後,另一個值得推進的全民追求。
不過好不容易、事實上也因頗多僥倖成份取得執政權的民進黨,並沒有謙卑以對。否則它應深明少數執政必多不利之理,務求善為調理政黨關係,吸納各方人才,彰顯轉型正義,發為福國利民的顯著治績,藉此從少數逐步經營為多數,贏取口碑。
相反地,八年於茲,民進黨不但未使少數轉成多數,更在縣市長選舉中大量失去地方政權,進而,在“立法委員”選舉中得到愈為不堪的四分之一“國會”少數。
原因無他,民進黨一直沉迷在好鬥成性的攻擊與批判者角色之中,而從沒有積極表現出以全體人民為唯一懸念的治國心態與氣度。最明顯的治理者“功能”竟然是,藉著這個“身份”不斷“耕耘”出極具廣度與額度的貪腐弊案,令人嘆為觀止。執政無能,墮落有成,無異於自我送葬!
當此之際,民進黨尤不知深自反省,痛切澈悟。穿上戰袍的謝長廷一方面訴諸似是而非的“一黨獨大”論,揚言要為“本土”“保此最後一席”,炮製“以一人敵一黨”的政治神話。一方面卻不具體提出“謝長廷主政的民進黨如何有別於陳水扁主政的民進黨?”的可期待空間。一方面還一力往並無文章可做的馬英九綠卡問題上大做文章,往毫無賣台可能的蕭萬長身上指其“兩岸共同市場”是賣台主張,往費鴻泰等的不智之舉的事件上動員群眾無限上綱。以舊把戲面對新變局,令人動容的效用遞減;反令人看清,倘若謝長廷主政,照樣治國無方,國事祇怕更不堪問。
什麼是新變局?八年前人民於不知不覺間給了民進黨執政的機會,八年後,在民進黨的所作所為、實情幻象都已具體攤在眼前供人檢驗的今天,人民面對了又一次政黨輪替的時機。
在真正的民主國家之中,人民的選票絕不會用來造就一個政黨永久執政。而在台灣,若要民主政治走上正軌,更應該藉著多次的政黨輪替,讓政客們真正知道民權的威力所在,才有可能端正他們的行為與心態。何況當前的執政黨既已明顯地不足為領導的表率,人民當然不能手軟。
“換人做看嘜”“你比八年前過得更好嗎?”“笨蛋,問題在經濟!”“誰比較忠厚老實?”這些國內外有過的選舉詞語因此有了在選民心中發酵的可能,這個可能將是國民黨重新執政的機會。
下台了八年的國民黨一如民進黨執政了八年一樣,都有了不同的變化。或許,選民也想一探究竟,看看如今的國民黨上來後會怎麼幹,看那憨憨的馬英九會怎麼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