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的社評指出,傳言多時的教育語言政策微調終於有眉目,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日透露,學校日後每班學生若八成半英文程度達標,就可以定為英文班用英語授課。新政策最大作用,是解決中中、英中的標籤,至於怎樣維持母語教學的目標和提高英語水平,仍靠學校日後具體落實。
自母語教學推行以來,教育界長期存在爭議,最明顯是很多家長把英中當作名校,為不少中中帶來了負面標籤;隨之而來的,則是有英中有可能未達標準,面臨除名,最後可能因為“落車”而收生不足,落得殺校結局。
社評指出,今次教育局“微調”政策,容許每所學校都設立英文班,期望新措施最快可在○九至一○年度實施,日後不會區分中中或英中。
敲定細節確保微調順利
本地教學語言的爭議,會否因為今次“微調”政策平息,仍然需要觀察。容許每所學校開設英文班,等如每個學生無論入讀那所學校,都有機會接受英語授課,在家長大部分都追求學好英語的“市場心態”下,新制消除了“英中”等如高人一等的簡單分野,對學校來說,教學語言對收生所帶來的差異會大減,這是微調政策最希望達到的目標。
社評認為,中中、英中成為歷史,新制能否帶來更好的教學語言政策,卻仍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在技術層面上,中一學生如何分班,就惹起教界憂慮,有團體認為若教育局不提供入讀學生的資料,要由學校分班,可能惹起家長投訴或不滿。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地方,是中中、英中制推行多年,學校無論是否喜歡,課程和師資可能都已適應這個制度,現在中中要重開英文班,當局必須留意,學校是否有足夠的師資配合,同時在有需要時提供協助,類似的技術安排,政府都有需要與學界再作商討,盡量令轉制過程中順利進行。
不再以學校作為劃分教學語言的單位,解決了學校的標籤效應,但如何確保母語教學和提高英語水平,仍然是一個要解決的問題。過去英文中學未設限前,不少英文中學都被指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學生因為語文水平不足,無法接受全英語授課,結果不是學生上課聽不懂,就是要老師在下課後再以母語向學生講解一次,現在教育局規定每校英文班的數目,是想確保班內學生都能達到接受英語授課的水平,不過,實行起來會否重現昔日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是日後評估微調教育語言的重要指標。
教學質素始終是關鍵
社評認為,母語教學對增加學生理解亦有好處,而香港回歸中國,做好母語教學是應有的大方向;另一方面,英文是世界語言,家長都亟欲子女學好英語,同時亦是香港保持國際競爭力的要素之一。本來,學好母語不等如要放棄英語,兩者互不排斥,但在現實中,家長卻視入讀英中等如入讀名校,使得語文政策備受爭議,現在由中中、英中改為每所學校分班,期望消弭標籤效應。
香港學生無論中、英文,都有表現下滑的跡象,這個情況不單涉及語文政策,也涉及學生使用和接觸網上語言等環境因素,所以要提高香港學生的中英文,下一步更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如何提高學校的語文教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