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較於綠營而言,馬英九的釣魚台立場,確實是“聯中抗日”。 |
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副教授翁明賢在即將出版的七月號《中國評論》撰文指出,由於問題的本質屬性,釣魚台主權問題,最終勢必還是要由中國大陸扮演決定性結果的關鍵權力地位。
文章認爲,可以說整個事件的發展,台灣方面反應顯得慢半拍,但由軟到硬的過程所顯示作秀的成分,其原因正是顯示台灣政府在對日態度上藍綠意識結構的影響所致。這個意識結構從藍綠來看,綠營所呈現的“聯日反中”,以及藍營的“聯中抗日”結構,兩種意識結構的激盪,反而在相互激盪中,擦出出人意表的火花。
釣魚台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領土主張,它還具有一個特殊的性質,在根本上影響著這一個主權爭議的處理方式與過程。這個特殊的性質,起因於台灣內部政治上的藍、綠結構。藍、綠意識,在對日問題上有著不同的情結與態度,當然是基於歷史的經驗與記憶,但是藍綠兩者卻在更為強烈的“中國意識”差距下,轉化並強化了對日問題的情結與態度。因此,無論藍色政權或綠色政權,在對日問題上的政策與態度就呈現了一定程度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其對日問題處理的態度與方式。
台日之間的釣魚台事件,也成為中國大陸無法缺席的事件,並可能在其最後結果中扮演關鍵性的影響力。這種錯綜糾葛的性質,就是台日之間釣魚台事件的本質。
較於綠營而言,馬英九的釣魚台立場,確實是“聯中抗日”。這種對比,自然來於綠營強烈的“反中”情緒所激發。因此,“反中”與“親中”兩種情結,構成了台灣在釣魚台政策上的“親日”與“反日”兩種取向。也就是說,中國大陸的因素,決定了台灣在釣魚台主權爭議上的不同態度。
文章最後指出,由於台灣釣魚台問題的本質,與台灣對“中國”意識的密切相關性,使得中國大陸對此類事件的立場與態度,不在於藍綠執政的差別,而在於台灣提出主權的主張是否能夠符合中國大陸主權立場的基本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