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退稅、加工貿易、環保監控在不斷調整,包括制鞋企業在內的外貿出口企業一直負重前行。 |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2007年底,虎門一個鎮就走了200家企業。今年比去年更嚴重!”東莞市虎門鎮政府宣傳科教辦公室主任李世賢說。
《瞭望東方周刊》報道,2008年一季度,虎門鎮企業倒閉現象比2007年底有過之而無不及,虎門外來勞工大批撤離,勞動仲裁一起接一起。鎮村兩級一季度外來工遣散費就花了2000多萬元。
“不走的廠子也成了空殼,平常一千多號人的工廠現在只剩下十幾個人。可以說,加工業正在離開虎門。”李世賢對此無比憂心。東莞市虎門鎮以服裝産業而知名于天下,有外資企業1400多家。
倒閉的骨牌效應
走在東莞鳳崗鎮工業區附近的街上,許多隨著工廠和民工的離去而失去了消費者的店鋪,早已開始一批批地倒閉。隨處可見緊閉的鐵閘門上方挂著招租的廣告牌。“老闆走了,工廠倒了,人都空了。”一家餐館的老闆說。雖是就餐時間,他的餐館裏面卻沒有一個客人。
企業倒閉的陰影籠罩著東莞。
實際上,2008年以來,工廠的倒閉和遷移幾呈加速趨勢。伴隨著這一過程的,是此起彼伏的“裁員浪潮”。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近日進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珠三角20%的受訪港商計劃關閉工廠或放棄生産業務,據此可推算出珠三角有數以千計的港資企業將會倒閉。
瑞士信貸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認爲,未來三年內廣東地區或許將有三分之一的出口型企業面臨關閉的命運。
東莞更多的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地考察調研,準備著下一步的打算。內地、越南、馬來……都在他們的考察範圍之內。商人無國界,加工製造業的特徵就是“水往低處流”。
“搬家很麻煩,但沒有飯吃,就只能走了。”東莞市台商協會東城分會前會長葉久十考察了不少地方,但還沒有哪個地方能讓他滿意。鄰近的越南只有8600多萬人口,開發幾年之後就會飽和。內陸省份的人口結構也令人擔憂,再加上運輸成本的增加,“不少地方連國際機場都沒有”,這讓內地不少地方的招商成功率難站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