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環球時報消息:美國《紐約時報》7月20日文章,原題:西方的廣告為中國喝彩 在今年夏季奧運會上,全球的大公司將支持哪個國家已經變得愈加清楚: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或者至少說從他們在中國打出的廣告來看是這樣。麥當勞正在播放一個“為中國加油”的電視廣告。耐克廣告給出的特寫鏡頭是劉翔和其他擊敗外國競爭對手的中國運動員。今年早些時候,百事甚至把其廣為人知的藍色易拉罐漆成紅色,為一個限量版的“因中國而變紅”的廣告促銷活動造勢。
西方公司的廣告宣傳是大規模廣告宣傳活動的一部分。這個共產黨國家還從沒看到過如此規模的廣告攻勢,廣告被張貼在候車亭上,被投放在巨大的戶外電子屏上……甚至當上下班的人穿過地鐵通道時,商業廣告也在不停地向他們閃爍。
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廣告市場,是生產消費品的公司的夢想之地。“對大多數國際品牌來說,中國是(他們)未來10年的增長市場。”國際品牌集團策略總監喬納森-查吉說。北京奧運會的讚助商或合作夥伴已經達到創紀錄的63家公司。據估計,在中國與奧運會相關的廣告收入今年可能達40億到60億美元。
向中國13億人民銷售10億瓶可樂的許諾已不再是一個白日夢,去年可口可樂在華銷售達240億瓶。肯德基在中國的門店已超過2000家。麥當勞和星巴克無處不在。2007年,諾基亞向中國消費者出售了約7000萬部手機,銷售額上升到100億美元。
現在,這些全球知名品牌正努力將其影響擴展到中國最富裕的城市之外的地區。但是,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和年輕人中愈來愈強烈的民族主義以及新發現的國產品牌的實力———也對這些試圖討好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的外國公司構成了挑戰。國際品牌集團的查吉先生說,“奧運會正好成了中國人的戰鬥口號,他們正尋找不購買外國貨的理由。”
為了贏得中國的消費者,已在中國開了4000多家門店的阿迪達斯公司制作了新的電視和平面媒體廣告,大眾汽車公司的廣告鼓勵人們“為中國鳴笛”,麥當勞的廣告則說“我就喜歡中國贏”。
由於有那麼多公司渴望向中國日益富裕的消費者推銷產品,廣告公司和中國的體育產業已收獲了大把的黃金。“還從來沒有一屆奧運會擁有如此之大的國內市場,”恒美環球廣告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莫定偉說,對想取得成功的全球品牌來說,這意味著“增強你的形象,把自己同中國夢聯結在一起,讓自己同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國密切合作。這才是真正的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