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業內專家們同時表示,船舶行業不僅是技術密集、勞動力密集、資金密集的產業,同樣也是風險密集的產業。在“分羹”國際造船市場“盛宴”的同時,深入融入國際社會化大分工也使中國船舶工業面臨重大挑戰。
王錦連表示,美元持續貶值及採購物價和工資成本大幅度上升等因素,令現實船價與歷史高點相比大打折扣;次貸危機使得船東的融資能力受到影響,歐洲市場需求明顯下降;伴隨航運市場的巨幅震蕩,國際造船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中國手持訂單量將停止增長;隨著國際環保呼聲日益高漲,國際“共同結構規范(CSR)”等規則的生效帶來建造周期的延長,從而使造船成本不斷提高。
除此以外,中國船舶工業還面臨自主創新能力不夠、船舶配套發展滯後等問題。
專家們表示,面對上述挑戰,中國造船企業需要在縮短造船周期、提供高質量產品、控制原材料成本、制造高附加值產品等方面多下功夫。
與高峰論壇同期舉行的2008上海國際造船工業裝備、船舶建造和技術展覽會,為中國船舶工業提供了一個“向工裝設備和設計技術要效益”的貿易交流平台。專家們認為,造船模式的轉換、造船工裝設施和建造技術的提升,將為面臨挑戰的中國造船企業帶來“質的飛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