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表示,對談判宣告破裂早已心中有數。他說,在國際糧價不斷攀升下,世界各國都未能確定新的談判目標,“以往發達國與發展中國家對農業關稅及補貼,本來就存在很大分歧;在新環境下,似乎又要有新的談判策略了”。論到談判破裂對中國的影響,袁鋼明直言“沒有什麼”﹕“多擱一會,延遲全球的農業開放,對中國未嘗不是好事。”
參與了這次部長級會議的本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 ,對談判破裂表示失望,她表示,多哈談判旨在開放農產品、工業產品與服務貿易市場,談判成功有利全球發展,香港應繼續與各成員緊密合作縮窄分歧。
中印巴西崛起 世貿談判不再吃香
旨在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世貿多哈回合談判破裂收場,不少專家認為跟中國、印度及巴西這幾個新興經濟大國崛起有關。有西方外交官員指出,印度和巴西近年成為貿易大國,令他們漸漸對多哈回合談判的熱情減退。由於外國資金早已大批流入,這些國家希望進一步開放市場的理由愈來愈小,他們反而愈來愈擔心便宜的中國貨湧入。印度的工商部部長納特便說﹕“這回合我們是拿東西,並非付出。”印度明年5月就會舉行大選,在面對高通脹和增長放緩壓力下,國大黨為爭取農民的支持,對進一步開放市場並不熱中,因為印度農民認為,協議會令他們暴露在國際競爭下,威脅到他們的存亡。
中印巴西暗中較勁難合作
巴西是世界第2大大豆出口國,第一大的牛肉、雞肉、糖及咖啡出口國。在這次談判中,巴西可謂舉足輕重。對巴西來說,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意味著有更大的市場,可減低對美國市場的倚賴。商品價格高企,亦促成巴西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有更大理由要求美國削減農業補貼——食物價錢這樣高,為何你們的農夫仍需要政府的幫助?但由於農產品出口在巴西經濟所佔的比例較中印高,令巴西最後決定轉靠向美國和歐盟。
但巴西的取態最終未能決定大局,反而中國打破一貫沉默作風,首次明確反對世貿總幹事拉米提出的妥協方案,卻突顯它在全球貿易中已成為關鍵角色。雖然歐美開放食品市場,有利中國商品出口,但中國與印度一樣,擔心降低農產品關稅,會令本土農業受嚴重衝擊。
非洲窮國最受害
不過中國強勁的出口競爭能力,卻令巴西與印度等國猜忌,令中國難以成為發展中國家領袖。這顯示,隨著愈來愈多新興市場崛興,昔日西方壟斷全球經濟的時代經已改變;在更為複雜的利益角力下,世貿多邊貿易談判的難度大幅增加。一些分析家便看淡多邊貿易談判前景,認為不同經濟體未來將更倚重締訂雙邊貿易協議,以伸張經濟利益,世貿只能集中擔當貿易糾紛仲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