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工會會員前天遊行到瑞士銀行集團總部,要求銀行高層退還大額花紅。 |
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融海嘯席捲南美後,東歐新興市場被視為下一個受害者。分析指出,東歐國家自從脫離社會主義制度後,過度倚賴外資推動經濟,負債過多及貿易逆差是區內普遍問題,令東歐經濟對比南美而言,更為不堪一擊。隨著外資大規模撤離,東歐股市和匯市瀕臨崩潰。
據文匯報綜合報道,與阿根廷等曾被美國市場經濟“薰陶”數十年的南美國家不同,東歐各國是在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才正式進入市場經濟時代,至今還不到20年,因此制度極不穩定。加上各國政府及企業一直倚賴外資推動經濟發展,當歐美各國瀕臨衰退,他們所受損害勢必更大。
拉脫維亞外債多外儲4倍
東歐各國的貿易逆差普遍高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成,保加利亞更高達24.4%。各國負債比率亦偏高,烏克蘭和匈牙利的外債比率分別高達GDP的6成和9成,拉脫維亞明年的外債負擔更高達外匯儲備的4倍。
市場早已對東歐經濟完全失去信心。反映債券違約風險的信貸違約掉期(CDS)成本顯示,市場對東歐政府破產的憂慮極大。目前每百美元冰島債券的CDS成本是15美元,但烏克蘭的成本卻高達19.4美元,代表市場對烏克蘭的信心比冰島更低。
烏克蘭債券成“垃圾”
評級機構對東歐前景看得最淡,以標準普爾為例,機構對瀕臨破產邊緣的冰島的債券評級是“買入以上”,但烏克蘭及塞爾維亞的債券評級卻只得“垃圾”級別,與已破產的華爾街大行相同。
市場信心不足,股匯市場即首當其衝。外國銀行和投資者已開始從匈牙利等東歐國家撤資。烏克蘭股市今年內已跌近8成,烏克蘭赫里夫那的匯率更創7年新低,匈牙利福林兌歐元亦在月內跌近1成。為穩定匯率,匈牙利周三更宣布將息口從8.5厘升至11.5厘。
歐央行IMF成救命草
東歐經濟實力不足,各國央行沒能力採取西歐式的大規模救市方案,不少銀行經已倒閉。能拯救他們的白武士,只有近年在區內角色下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匈牙利等已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亦有幸獲得歐洲央行援助。在10月16日,歐洲央行就向匈牙利提供了50億歐元(約497億港元)的短期借貸,以緩解該國的信貸緊縮問題。
不過並非所有東歐國家都陷入危機,分析指出,波蘭和捷克等國無論在財政及經濟上都相對強勁,加上近期區內籌備不少大型活動,例如2012年歐洲國家盃等,都有助推動區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