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地《經濟觀察報》披露,中信泰富事件已引發中央政府對紅籌股公司的關注,所有紅籌股公司均在10月23日收到來自中聯辦的傳真文件,要求紅籌公司引以為戒,並即時呈報未報的重大事項。
榮智健表示,實不願見到事件被用作攻擊其他中資公司、甚至被利用為打擊特區政府管治的藉口。他說︰“是我自己在管治出了問題,與他人無關,我在香港幾十年,建立發展公司雖有成績,但今次犯了錯,要汲取教訓,大力加強管治。”雖然今次被調查,但他認為香港制度較內地完善,大企業仍應到香港上市,改善管理,也可對香港作貢獻。
平倉陷兩難 “買時間”拆彈
中信泰富持有的澳元外滙合約,隨着澳元滙價急跌而虧損不斷擴大,如何妥善處理這個計時炸彈?正是公司管理層的巨大挑戰。
市場全知情 現平倉勢遭壓價
消息人士指出,現時是美元最強的時候,現在爭相平倉,會造成重大損失。甚麼時候去做甚麼決定,他認為應該有個判斷,“0.82至0.83(1澳元兌美元滙價)時我cut,0.78都cut(平倉),但現在(0.62)不是時候,等一下看看還有沒有機會。”另外,公司正研究將合約期延長,例如由2年延長至 4年,爭取更多時間去增加公司的靈活性。
外滙業人士認為,現時中信泰富可謂處於兩難,由於市場全部知道其有一個龐大的澳元累計期權(即外滙Accumulator),若其在現時平倉,難免被其他市場參與者乘機壓價。
這亦意味中信泰富目前的環境是“平(倉)又死,不平(倉)又死”,至於如何處理這個計時炸彈,市場人士相信,中信泰富會選擇“買時間”。現時中信泰富持有多少澳元累計期權,又在甚麼時候到期,可說是市場的公開資訊,在這情況下,中信泰富作出任何決定均處於不利狀況,唯一可以做的是向市場發出信息,將時間值模糊,重申其沒有平倉時間表,以免其他投機者利用中信泰富的弱點攻擊;期間再將合約出售予有真正澳元需求的投資者,避免在市場散貨,將損失減至最低。
有意見認為,其他可考慮的方法,是中信泰富承擔目前的市場風險損失後,將部分合約轉為由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團持有,由於內地不少機構有澳元需要,母公司或可伺機將有關合約逐步散貨。不過澳元正處弱勢,這種做法的機會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