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卡消費模式,容易誘導持卡人消費。(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按揭市場尚未止血,信用卡市場又臨深淵。儘管信用卡相對美國11.9萬億美元按揭市場,只是很小部分,但高達9,500億美元的未償還信用卡債,且應收賬被證券化,一旦爆煲其損失帶來的痛苦卻不輕,所面臨的次貸威脅也許比按揭市場更大。由於摩根大通及美國銀行等有大量卡業務,美國核心金融機構再遭打擊難以避免。中銀《財經述評》認為,美國推出的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及防信用卡引爆措施,未正視深層次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長遠而言,美國需要結構改革,解決過渡依賴擴張信貸和提前消費的問題。
文匯報綜合報道,由次按引發的金融危機不僅日益擴散,橫掃美、歐、亞各大洲,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大多難以倖免;而且不斷惡化,按揭市場尚未止血,信用卡市場又臨深淵。據已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全球金融機構與次按危機相關的損失約為6,37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7日發表報告估計全球將因此損失1.4萬億美元;而曾於06年預測美國會出現金融危機的紐約大學教授Nouriel Roubini 10月12日更表示,次按危機將造成近3萬億美元的信貸損失。次按危機到底會給金融機構帶來多大損失?目前尚難估計,但可以肯定的是,實際損失的數額仍將上升。這不僅因為美國房屋價格仍未止跌,次按相關產品價值繼續蒸發,金融機構將承擔更多資產損失;更在於隨著危機的惡化,美國信用卡債務有可能繼次按成為另一類“毒”資產。根據最近一期《Business Week》指出,高達9,500億美元未償還信用卡債,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染毒”,將是美國金融機構新的夢魘。
家庭依賴信貸度日
美國消費主義盛行,多年來一直依賴擴張信貸和提前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美國經濟研究局研究顯示,扣除消費後的美國個人儲蓄率從1981年的12%降至目前幾近於零的水平,而收入中用於償還債務的比率,即負債率,卻不斷上升,反映美國人的消費支出長期以來超出其收入的增長。由於儲蓄偏低,美國居民大數依賴消費信貸或分期付款支付消費。在這種消費模式基礎上,美國信用卡市場得以不斷擴張。
過去數年,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紛紛涉足或加大從事信用卡業務,以極為優惠的條件和高信用額度向消費者發行信用卡。據報道,美國消費者人均擁有6張信用卡,每個家庭平均負債逾12,000美元,形成一個巨大的消費信貸市場。
信用卡壞賬未見頂
在經濟一帆風順時期,持卡人違約個案及銀行撇賬都極少發生,信用卡業務因而成為美國金融機構低風險高回報的銀行業務之一。然而,次按危機的爆發和擴散改變了這一狀況,隨著美國樓市反覆向下調整,債務上升,不少美國居民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在美國當局無法及時拯救樓市,緩解次按危機,以及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信用卡拖欠比率上升,消費信貸步次按後塵而陷入困局是必然的結果。
信用卡危機將對美國核心金融機構帶來新一輪衝擊,尤其對像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等具有大量信用卡業務的大金融機構相當不利。此前它們雖然未身處次按風暴的風眼,甚至還得益於金融風暴,如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以及美國銀行收購美林等,但作為信用卡主要運營商,卻難逃即將引爆的信用卡災難。金融市場消費者信貸整體轉壞早現端倪,而接下來面臨崩盤的將是整個信用卡市場。目前信用卡壞賬並未見頂,最壞的境況還未到來。而更嚴重的是,美國當前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並未包括挽救信用卡債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