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什麼原因使江澤民在文革中遭迫害較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5 10:13:18  


1962年7月,江澤民在上海電氣科學研究所。
  江澤民設法在“反右”運動和“大躍進”中幸免,相對而言安然無恙。到了1962年,他所有的考慮都集中於未來。促成他的調動的又是汪道涵。兩人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江每次因公出差去北京,都會拜訪汪夫婦。汪當時是第一機械工業部的副部長。隨著經濟開始復蘇,他想讓江澤民離中樞更近一些。汪把36歲的江從長春調到上海,讓他擔任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第一副所長,這是一個需要他的管理與技術技能的職位。

  “在那裡工作的有700多人。”曾培炎回憶說。曾在同一年進入該研究所,幾十年後,他成為江主席最重要的部長之一。“年輕人和技術人員都喜歡同江交流。他是個組織者,又是個專家。他經常到我們實驗室來,了解我們的研究工作進展如何。”

  汪還安排江的妻子王冶坪在同一研究所擔任總務秘書。此後的20年裏,她的職務不斷提升,直到擔任研究室主任。在工作中,她非常熱情並且很低調,下班後就趕緊回家照顧家庭。

  在當時遭受“大躍進”破壞的中國,上海算是一個相對繁榮的“孤島”。儘管如此,生活還是很艱辛。雖然江被提拔了,他拿的工資還是很低。他和妻子每天自己帶午飯,送孩子上學,坐公共汽車上班。他們要一周數次設法排上最短的隊購買生活必需品。不過,江的新工作有一個好處,就是在新職工宿舍分到了一套現代化的兩居室公寓房。在上海擁有自己的房子曾是他們家庭的夢想,他們將在這套公寓中住上20多年。

  人們充滿樂觀,看來,那些破壞性的政治運動似乎終於退潮了。以劉少奇和鄧小平為領導的黨的務實派在與激進的“左派”分子的鬥爭中越來越有魄力。劉在1959年接替了毛擔任國家主席。(在中國,“左”和“右”的政治標簽,就其在“保守派”或“自由派”方面的意義而言,跟在美國的情形正相反。“左派 ”是保守派,他們力圖維護純粹的社會主義制度和毛澤東推行的政治控制。右派是自由派,他們力圖改變現行體制,以使其更符合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和開放的民主政府。終其一生,鄧小平既與極左也與極右作鬥爭。繼承他的事業的江澤民也將如此。)

  1962年2月,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上指出,國家的災難局面只有三分屬於天災,另外的七分屬人禍。包括毛和劉在內的很多高級領導人作了自我批評。鄧將問題歸咎於經驗不足,他說所有人都有責任。毛繼續被尊崇為新中國的締造者。他在那次會議上表現出反常的順從,但這些批評很可能已經激怒了他。4年以後,毛發動了對劉和鄧的鬥爭,但當打倒這兩人的時候,也幾乎毀掉了整個國家。

  而在當時,人們試圖採用務實的方法解決中國的問題。最具革新精神的領域之一是由劉少奇的門生薄一波所領導的第一機械工業部。他營造了以工作成績為獎懲依據的環境,像江澤民這樣的人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嶄露頭角。

  “江在研究所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發展國際合作,”沈永言回憶說,他在江到任後不久看望了江,“他說所長對這方面不感興趣。”江澤民熱愛學習語言,尤其是英語,加之思想開放,好奇心強,真是很有天賦。他訪問了很多國家,他的國際視野開始形成。

  1965年,一機部組織了一個代表團出席在日本舉行的科技會議,江被選為代表團成員。由於中日沒有外交關係,因此兩國沒有直飛的航線,代表團要途經香港。江對這個島嶼的繁榮與迅猛發展印象深刻。香港所有的行業———紡織、電子、航運、房地產和旅遊業———都欣欣向榮。香港的出口額相當於中國大陸出口額的6倍之多!它跟上海的差距之大令人吃驚,而上海還被認為是中國的商業中心。島上精致的百貨商店及現代化的摩天大廈讓江了解到一個中國的城市可以達到怎樣的成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