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曾蔭權表示,未來三十年,香港仍可為國家發揮積極的作用 |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三十年改革開放,香港獲得了重要機遇;但金融海嘯下,未來是否能繼續?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未來三十年國家新一輪開放發展中,香港仍可發揮積極作用;縱然是面對此次全球金融危機,香港仍可憑藉固有優勢,並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渡過難關。他說:“風暴過後,香港前景會更好。”
大公報報道,三十年前的十二月十八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程。對香港而言,尤其是面對當前的金融海嘯時,回顧這三十年和展望未來,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特區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曾蔭權高度評價了改革開放的不平凡歷程。他堅信,背靠祖國是保持香港長遠競爭力的關鍵,而香港安渡此次危機,以及未來是否更上新台階,內地因素將極其重要。
為內地擔當橋樑角色
曾蔭權指出,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對香港的影響既大且深;而香港經濟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得益於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與此同時,三十年來,香港抓住機遇,充當了內地和海外經濟聯繫的中介和橋樑角色,並成功地轉變為多功能的國際商業和服務中心。
金融法律仍具有優勢
面對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曾蔭權相信,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可憑藉固有優勢,渡過危機。他說:“當前在香港面對全球金融風暴的關鍵時刻,中央政府表明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對香港起了穩定作用。雖然目前香港經濟存在不少困難,但風暴過後,香港前景會是很好的。”
曾蔭權表示,在未來三十年國家新一輪開放發展中,香港仍可發揮積極作用。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香港已是一個較發達的經濟體,這種優勢將長期存在,並可繼續為內地所用。
他舉例說,香港一百多年建立起來的國際貿易網絡,仍可為內地企業提供進出口支持;香港仍是外國資本進入中國的主要管道;香港的金融、法律、會計等專業人才,也可為內地服務;香港的城市管理經驗和法治,仍可為內地借鑑。與此同時,香港具競爭優勢的服務業,若能為內地提供全面和直接的服務,不但可以帶動內地製造業及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還可以使內地有限的資源,用在最急需發展的項目上,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今後內地重要的任務之一是進一步完善市場體制,而香港市場機制較為完善,可以協助內地完成體制轉軌的任務。曾蔭權認為,香港今後仍可在內地進一步推進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充分利用香港敏銳的商業觸覺、靈活的金融系統、嚴謹的法律制度、自由開放的政策和高度國際化等有利條件,為內地現代化建設提供強而有力支援。
曾蔭權說:“過去曾有人擔心中國入世後,香港的中介功能和地位將會大幅下降,但這一擔心的理據並不充足。因為近幾年香港和內地貿易增長放緩,主要是加工貿易後勁不足所致,真正體現貿易中介地位的兩地非加工貿易,仍出現快速增長,這說明香港作為貿易中介地位,並非像一般估計的那樣褪色。”
貿易中介地位增長速
曾蔭權相信,未來香港的中介功能只會增強,不會減弱;香港對內地現代化建設的貢獻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在全球金融海嘯沖擊下的新形勢,兩地全面推動經濟合作,不但有利於發揮香港的優勢,而且有利於進一步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他對香港前景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