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24日電(記者 倪鴻祥分析報導)馬政府針對全球金融海嘯帶來的經濟不景氣,採取一連串振興經濟的措施。但隨著年關將近,馬政府在經濟上,又增添了一道新難題,即企業的無薪假,直接衝擊人民收入嚴重縮水,甚至可能變相被減薪資遣,難以安度年關。
台灣的法律上,並沒有無薪假的相關規範,使得許多僱主實施無薪假,作為節省成本支出的方法之一。一旦實施無薪假,會反映在工時及薪資兩方面。依“主計處”認定,一般正常工作時數每週約為42小時,若低於35小時,為低於正常工時的低工時就業者。
台灣的法定基本工資為月薪新台幣1萬7280元,採取無薪假,可能低於法定基本工資,實際薪資所得勢必縮水。若僱主對員工實施無薪假6個月後再資遣,不論是資遣費,或是退休金的計算,對選擇勞保舊制的勞工來說,是以最後6個月的平均實際薪資所得來計算,也直接影響退休金與資遣費的計算基準。
“主計處”公佈最新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10月每週工時低於35小時的低工時就業者為53萬6000人,11月則增加至74萬1000人,月增20萬5000人,多數來自光電、半導體、電腦製造等科技產業。若估算這些人背後代表的家戶,可能約有296萬4000人(一戶4口人)遭受景氣影響,而且這種情況,有漫延趨勢。
為舒緩不景氣的壓力,馬英九雖然提出許多經濟政策與措施,提出短期工作機會,並且呼籲僱主儘量不要裁員,一旦情況惡化,人民難以度過一個好年。尤其11月份失業率4.64%、失業人數破50萬人大關,如果形成就業市場一高三低(失業率高,薪資、工時、就業人數全走低),馬政府將遭逢更大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