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日,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 |
中國,距離2021年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還有13年,距離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還有41年。
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同志堅定而清晰地描繪出建黨和建國兩個“100周年”時的偉大目標,並特別強調:“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
提出“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引起了中國社會各界的高度擁護和積極響應。這對正邁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中國來說,其意義已遠遠超越“溫故”的視角,它既是對改革開放30年來歷史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對指導思想的恪守與踐行,對發展理念的繼承與發揚,更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意味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將更加堅定穩妥地向前推進。
理性看待改革中的各種爭議
“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將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目標提升到建黨100周年,並且與2050年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對接,層次更清晰了,定位更加準確,對於鼓舞民心、凝聚調動各方面力量有著積極意義”,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謝春濤教授認為,“1218”講話站位高,現實針對性強,“不僅對改革開放30年經驗做了更加全面、準確、深刻的總結梳理,而且將改革開放進程中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通過總結經驗的方式提了出來。講話表示要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這反映通過30年改革開放,我們底氣更足了,對認定的道路更加堅定不移。”
剛剛從浙江、上海、湖北等地考察回來的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告訴《瞭望》新聞周刊,各地對於“12·18”講話非常關注,可以明顯感受到各地由此生發的向心力、凝聚力。
“12·18”講話引起高度擁護和認同是因為,一方面,改革進入新階段後,其艱巨性、復雜性、係統性和風險性隨之大大增強,對這些新矛盾、新問題的出現,社會上仍有不同理解和模糊認識。
另一方面,長期從事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經濟學家常修澤教授分析說,中國獨特的漸進式改革方式符合中國國情,其問題則在於,新舊兩種體制相持的時間相對長,那些從兩種體制並存中得到好處的既得利益者可能會與傳統體制的既得利益者一道,成為影響改革進一步向縱深推進的力量。
因此,中國今後的改革開放將沿著怎樣的方向推進,如何推進,成為各方討論甚至爭議的焦點。“12·18”講話正是用總結的方式肯定了改革的巨大成就,進一步澄清模糊認識,進一步堅定了改革開放、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決心和信心。
“改革必然會面臨來自方方面面的爭議”,中共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劉春分析,掌控改革節奏和進程的決策者必然會“兩面作戰”,一方面要對預期目標較高的人們進行不斷的說服與溝通,另一方面,也要與相對保守的人們進行反復的協商,“改革的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各種各樣的幹擾,從而尋求健康、科學的發展路徑。”
“關鍵在於,如何能夠在協商、溝通中,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的力量,盡量減弱來自不同方向的摩擦或幹擾”,在劉春看來,“12·18”講話對於改革開放的規律性特點進行了理性、到位的解讀,有助於我們以理性、健康的態度看待各種不同的爭議,而這也正是改革開放能夠取得成功的保障之一。
“對於各種爭議,中央堅持正面引導,正面強調,其節奏和度把握得很好”,劉春認為,“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很好地解決了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和解放思想之間的辯證關係。
常修澤具體分析說,“不動搖”就是要堅定改革開放的方向,排除來自不同方向的幹擾。“改革的重要方面,不是苦於改革的激化,而是苦於改革的不到位。由於改革的不到位,產生了諸多轉軌過程中的問題,群眾對此有意見。而透過現象看本質,不是群眾對改革的方向不滿意,而是對改革的不到位和某些改革中的變形、走樣不滿意”,因此,中國的改革“雖然有待進一步完善,但是,這一基本方向是不可動搖的”。
“不懈怠”,是要保持一種昂揚向上、迎難而上、求真務實、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而在當前國內國際形勢下強調“不折騰”,常修澤認為,這對於推動改革開放健康穩定發展則有著更為實際的意義,一方面要繼續鞏固與發展改革開放30年來的成果,另一方面,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與國內一些深層積累的體制矛盾相互交織,只有“不折騰”,才能夠確保中國的發展能夠不偏離科學之軌。
“民心思穩,‘不折騰’正是人心所向”,常修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