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小蘭 |
中評社香港2月13日電/最新一期的鳳凰衛視中文台《我的中國心》欄目聚焦“美國華裔內閣第一人”、前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講述了她從一個普通移民家庭中的一員,成長為勞工部長的心路歷程。節目如下:
中國僑網報道,趙小蘭,祖籍上海,八歲時移民美國。197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1989年任聯邦運輸部副部長,2001年任美國勞工部部長,被稱為“華裔內閣第一人”。
陳曉楠:這是一位沒有任何爭議的成功的華裔女性。在從1979年起算的改革開放的30年裡,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內閣的華裔,也是內閣中的第一位亞裔婦女。在從1943年12月17日美國簽署廢除排華法案起算的125年裡,她實現的是美國華人在國際上從“苦力”、“豬仔”到問鼎美國最高權力中心的華麗轉身,她讓西方社會認識到華裔女性的堅韌與機智,她的名字叫趙小蘭。
解說:2008年,在由鳳凰衛視策劃,內地、香港、東南亞、美加地區等最富影響力的12家華文媒體共同參與主辦的“影響世界華人盛典”上,趙小蘭榮獲殊榮。
趙小蘭發表演說:當得知有幸成為得獎者時,我非常感動。我和我妹妹們今天的成就,我父母居功厥偉。今晚這個獎項將是屬於為了子女成材而犧牲自己的所有父母。
解說:趙小蘭出生於中國台北,祖籍上海嘉定,8歲那年和兩個妹妹跟隨母親離開故土來到美國。1979年,26歲的趙小蘭獲得哈佛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加入美國金融行業。1983年,她放棄年薪10萬美金的職位,轉而投身政界,通過白宮學者項目遴選,成為一名白宮學者。後來擔任美國銀行高級副總裁。1986年,趙小蘭出任聯邦航運署副署長,1988年被裡根總統任命為聯邦海運委員會主席。1989年,又被布什總統任命為運輸部副部長。1991年任美國和平工作團團長。1992至1996年,擔任美國最大的慈善機構美國慈善基金會主席。
布什(提名演說):趙小蘭女士被提名為勞工部部長,她為這個職位帶來一些衆所周知并受人崇敬的品質,她具備行政管理的過人天賦,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并且不遺餘力地協助他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解說:2001年1月11日,一個中國名字開始為美國社會所熟知,這一天,趙小蘭被美國總統布什提名為第24任美國勞工部部長。從此,這個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面孔開始在浮華的美國社會顯露影響。
趙小蘭:我很榮幸能有機會與布什總統共事,我們將竭力保護、培養并發展我們國家最寶貴的資源,那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當我8歲跟隨我的媽媽,妹妹們第一次踏上美國岸邊的時候,當我們的船經過自由女神像的時候,我抬頭仰望自由女神像,我想我到了一個多麼奇妙的國度啊。
解說:在《獻給我的父親》一文中,趙小蘭這樣回憶他們的移民歷程:1961年7月,媽媽獨自帶著八歲的我、五歲的大妹和牙牙學語的二妹乘夜車去台灣高雄,再搭乘招商局的貨輪,穿越太平洋,途徑巴拿馬運河,與大海星辰為伴,在海上整整漂泊了一個多月,終於抵達美國的東大門艾利斯島。
解說:這是一個移民家庭的故事。父親趙錫城、母親朱木蘭以及4個畢業於哈佛大學、1個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另一個畢業於威廉和瑪麗學院的女兒是故事的主角。
朱木蘭:因為我們在台灣已經很好了,那時候做船長,待遇我們也很好,住的房子也是挺好的房子,家裡也有親人,對不對,到這面來就是忽然間什麼都要自己做。所以有時候自己,我常常都在想,我真到美國來了?
趙錫成:我們那個時候感覺到第一難的就是怎麼樣能够適應這個新的環境,能够使我們能够適合它,我們曉得,一定有許多困難在前面。
趙小蘭:當我父母和我去美國的時候,我們有過非常非常困難的時光。我們不懂語言,我們不了解美國,我們沒有朋友,也沒有親戚可以幫助我們。我們是如此的孤立。我們不知道每天的日子怎麼過。所以非常非常的困難。
解說:“開始我們住在紐約市皇後區一室一廳的公寓裡。父親白天身兼兩份職務,工作之餘,在晚上攻讀學位,周末還需做些零工以補貼家用,近三分之一的收入要交房租。母親雖是大家閨秀,但能屈能伸,相夫教子,刻苦耐勞,勤儉持家。”“當時生活盡管艱辛,但我們每天能見到父親,聆聽他的教導,感受他的關懷,家裡充滿溫馨與希望。”
朱木蘭:家裡很好,因為都會大的教小的,小的又要教小的,因為來美國的時候,很多學校裡的東西,我們也不太懂,大姐姐功勞很大,她都教她們很多教她們,我們都是一個教一個教下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