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一新:兩岸經合協議 台灣自救之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0 11:19:16  


  中評社台北3月10日電/淡江大學美研所教授陳一新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指出,馬英九日前在美國商會演說中表示,希望第三次江陳會,除討論平日直航、雙邊投資等預定議程外,也能先討論一下談判與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ECFA)的可能性。 

  不管兩岸要談“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簡稱CECA),還是改名後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民進黨都認為會傷害台灣利益,更涉及“主權”問題,因此堅持“立法院”“先審後談”,甚至主張舉行公投決定該協議的命運。 

  不涉“主權”無須公投 

  作為反對黨,民進黨當然有權關切“國家”經濟、產業與“主權”問題。然而,若其要求超過正常民主“國家”行政與立法的分際,或動輒訴諸公投,讓整個社會付出過大社會成本,不僅不符合台灣利益,也不符合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期待。

  首先,無論內閣制或總統制國家,政府在與其他國家談判前,都沒有國會“先審後談”的例子。內閣制國家的行政與立法合一,執政黨只要內部擺平就說了算。在總統制國家,則是行政部門去談條約或協議,再由國會批准,國會不接受,可以否決或擱置。例如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國際聯盟”,就遭到參院否決;卡特總統的“二號限武條約”則遭參院擱置。因此,“立法院”也不能創造“先審後談”的先例,破壞行政與立法部門的分工原則。

  其次,只有涉及“主權”部分讓渡、統獨或“國體”變更的問題,才有必要舉行公投。例如,1975年,英國曾舉辦公投決定是否加入“歐洲共同體”。1990年代初期,歐洲許多國家也公投決定是否接受“歐洲聯盟條約”(馬斯垂克條約)。這次兩岸經合協議只談經濟,不涉“主權”,自然無公投必要。

  第三,馬政府主張兩岸談經合協議,是不希望台灣在東亞經濟整合過程中邊緣化。“東協加一”明年就要上路,當這個自由貿易區內的所有國家都享受相互減免關稅之際,台灣關稅卻居高不下,產品自然難與其他國家競爭。 

  邊緣化恐拖累他國 

  當大多數民眾都希望政府帶領台灣”走出全球金融危機時,民進黨卻帶頭反對兩岸簽訂經合協議,可能會自絕於大多數民眾。民進黨不能一面要求政府拿出辦法救台灣經濟,一面又反對、阻止政府提出救經濟的辦法。

  第四,就像台灣當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樣,對島內某些產業必然會產生負面影響,但在政府提供配套措施後,這些不利影響已減至最低。未來兩岸即使簽訂這項協議,也不會開放大陸勞工、毛巾、農產品等來台,搬磚頭砸自己的腳。

  最後,民進黨反對兩岸簽署經合協議,與其他國家的利益站在對立面。一方面,美、日、東南亞、歐盟等許多國家,多出於善意,樂見兩岸簽經合協議,讓台灣早日走出金融危機。

  另外,在全球化相互依存的時代,這些國家擔心一旦台灣邊緣化,會拖累其他國家。這次金融海嘯中,許多國家相互扶持,像前一陣經濟瀕臨破產的冰島就接受國際援助,中共也購買美國公債幫美國紓困,都是基於此一心理。台灣不趁現在還有機會與大陸簽訂經合協議,自助人助,難道真要等到經濟出了大狀況,再靠其他國家伸手救援?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