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1929年以來最為嚴重的金融動蕩,經濟學家稱出現蕭條的幾率不到50%,但仍處在讓人不舒服的高位。不過,即使真的出現了蕭條,21世紀的版本與80年前相比也會迥然不同。
對於“蕭條”一詞並沒有公認的定義。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8226;巴羅(Robert Barro)的定義是:人均經濟產值或消費下降10%,他還認為蕭條的幾率約為20%。許多經濟歷史學家說,如果失業率升至10%以上並持續數年,衰退就演變成了蕭條。
目前的衰退儘管嚴重,但尚未達到蕭條的水平。2月份的失業率為8.1%,好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那也是最近一次人們真正覺得可能陷入蕭條的時期,當時的失業率連續10個月保持在10%以上。在大蕭條時期,失業率曾達到了25%。
經濟學家安娜8226;施瓦茨(Anna Schwartz)回憶說,當失業率達到25%時,到處都是失業的人。每個人都會意識到這點,並感到恐懼。我們還沒達到這種程度。今年94歲的施瓦茨因與已故的米爾頓8226;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對大蕭條起因的分析而名聲大振。
根據巴羅的定義,3月初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學家平均認為蕭條的概率為15%。但人們的分歧很大。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首席經濟學家約翰8226;龍斯基(John Lonski)在3月初時認為蕭條的概率有30%,但好於預期的經濟數據讓他最近將這個概率調整到了接近20%。而Northern Trust的保羅8226;卡斯雷爾(Paul Kasriel)認為蕭條的概率只有1%,因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的大規模放貸和財政刺激措施已開始對經濟產生作用。他說,如此眾多而有力的反周期政策逐步到位,這將有助於防止最糟糕情況的出現。
如今政府的應對之策同30年代初時截然不同,當時美聯儲提高了利率,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嚴重打擊了貿易,財政部長安德魯8226;梅隆(Andrew Mellon)給經濟所開的處方是“清理勞動力、清理庫存、清理農民、清算房地產。”
90歲的歷史學家和投資顧問彼得8226;伯恩斯坦(Peter Bernstein)說,大蕭條時期存在嚴重的政策失誤,這使得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了。這一次我們也有政策上的失誤,但至少它們沒有讓情況變得更糟。
大蕭條時,伯恩斯坦住在曼哈頓的上西區。他說,你在街上就能時刻感覺到這點。人們看起來都衣衫襤褸。
當今經濟結構的不同意味著現代的蕭條將同30年代時的大蕭條不同。如今從事農業工作的美國人不到2%,而1930年時這個比例為20%。如今有四分之三的人從事服務業工作,相對來說比製造業更為穩定,而1930年時這個比例還不到一半。
此外,大蕭條後推出的社會保障體系也緩解了對人們的衝擊。諾貝爾獎得主、前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羅伯特8226;索洛(Robert Solow )說,當時沒有失業保險、沒有食品券、沒有任何自動化的機制讓失業者獲得一些收入。現年84歲的索洛在紐約布魯克林長大,現在他還記得當時父母經常為下個月的經濟來源發愁。
現在,食品支出在普通家庭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還不到十分之一,而1930年時,這個比例僅略低於四分之一。現代的蕭條不會像大蕭條時那樣讓人們餓肚子。89歲的凱瑟琳8226;約特卡(Catherine Jotka)在威斯康星州的農場長大,她還記得曾從糧倉中拿出用作動物飼料的幹玉米,篩掉上面的灰土,然後制成玉米面包。
今天的削減支出將更多地針對非生活必需品,如有線電視、iTunes歌曲和到餐館就餐。生活在西雅圖郊外的81歲退休工程師維克多8226;戈茨(Victor Goetz)說,現在有足夠的削減開支的空間,這同我們在30年代時的感覺完全不同。
93歲的諾貝爾獎得主保羅8226;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說,即使低迷的程度還不足以被稱為蕭條,但所需經過的重組也意味著在經濟走出谷底後,也要經歷增長乏力的“失去的”4到5年。
大蕭條時,薩繆爾森還是芝加哥大學的學生,他還記得當時經濟課內容多是建立在自由放任原則的基礎之上的,它們似乎同時代格格不入,在1929年後經濟崩潰後就失去了意義。他說,我感到困惑,因為我無法將這些偉大經濟學家布置的作業同我在街上的所見所聞統一起來。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經歷了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濟平靜期,在此期間經濟穩定增長,決策者輕鬆處理了金融危機。經濟學家開始懷疑爆發撼動經濟的嚴重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這讓他們同80年前的同行一樣,在危機到來時顯得措手不及。(來源:華爾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