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培炎出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從國務院副總理的職位上引退一年後,71歲的曾培炎再度“出山”,這次,他有了一個新身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以下簡稱國經中心)理事長。知情人透露,這個新智庫是溫家寶親自批示成立的,整合了原來國家發改委下屬的國際合作中心和對外開放咨詢中心兩大智庫。
超級智庫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這家新近成立的高級智庫在3月20日召開的第一屆理事會上,曾培炎當選為理事長。他的前副總理身份,以及國經中心領導層不尋常的“豪華”陣容,使得新智庫備受海內外矚目,一時有“中國最高級別智庫”之稱。
執行副理事長8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王春正、經濟學家厲以寧、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中石油集團總經理蔣潔敏、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魏禮群。
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副理事長10人:香港國際商會主席馮國經、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中央外事辦原主任劉華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玉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徐榮凱、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
秘書長魏建國,商務部原副部長。
常務理事中包括中鋼股份董事長黃天文、中海集團總裁李紹德、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總裁王會生等大型央企負責人。
這樣的人事架構,被另一家京城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江湧評價為“陣容龐大,規格很高”,“幾乎任何一位都是當下媒體所追逐的關鍵人物”。
新智庫成立之際,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方興未艾,不明朗的形勢和前景使國家宏觀決策面臨嚴峻挑戰。而國內現有的高層決策咨詢體系,則似乎難以有效地幫助決策層應對眼下的複雜局面。
就在曾培炎“履新”的3月份,從全國“兩會”到官方媒體,針對經濟學家和智庫機構對經濟形勢判斷失誤的批評不絕於耳。國經中心成立前一天出版的《瞭望》雜誌抨擊一些智囊專家只會“揣摩上意”。
在此背景下出世的國經中心,因而被寄予期望。“這是在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半官半民的新型高級智庫的一次質的飛躍。”國經中心研究人員之一,原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劉克崮評價說,中國智庫體系的變革剛剛開始。
新智庫的“來頭”也引人矚目。
“這個新智庫是溫家寶總理親自批示成立的,整合了原來國家發改委下屬的國際合作中心和對外開放咨詢中心兩大智庫。”參與國經中心籌建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說,溫總理早在去年11月就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僅靠經驗,靠少數人的智慧是很難作出正確決策的,必須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加強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這事實上為新智庫成立後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將著眼於國際經濟方面的重大熱點焦點問題,開展戰略性、宏觀性、前瞻性研究,不斷形成一批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研究成果。”曾培炎在3月20日的成立儀式上說。
國經中心甫一成立,便列出了今年要重點研究的19個課題,包括金融危機第二次衝擊波的可能性、構建國際金融新秩序、中美戰略經濟合作、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中俄中亞能源資源合作研究、各國政府決策機制及智庫在政府經濟決策中的作用等,“都是當下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劉克崮說。
新智庫成立後的首次重大活動,是計劃於6月下旬在北京舉辦的“全球智庫峰會”。這次大會將邀請200-300家全球知名智庫和全球500強企業領袖,為擺脫金融危機和中國經濟平穩增長出謀劃策。
所有這一切,都使外界對這個“中國最高級別智庫”在未來高層決策中的角色充滿聯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