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香港《大公報》13日發表題為“喜見港珠澳大橋融資到位”的社評說,備受各方矚目的港珠澳大橋,終於融資到位,中國銀行將作為銀團牽頭銀行,負責為大橋提供二百二十億元的貸款,不但一舉解決了大橋的融資問題,而且貸款條件非常優厚,利息低、還款期長,有利大橋可收取較低過橋費,更好發揮促進珠三角地區經濟融合的重要作用。
社評認為,此次大橋融資問題得以圓滿、順利解決,意義重大。
社評指出,眾所周知,港珠澳大橋的擬議興建,自本港“合和”老闆胡應湘當年首倡開始,至今少說已有二十個年頭,正式提上日程也已有十年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大橋“落腳點”、口岸選址、“一橋三檢”、工程艱巨性等問題固然出現了長時間的爭議,但毋庸諱言,三地出於不同的利益考慮,在融資問題上“孰大孰小”更成了一個極為敏感、難辦的問題,而融資問題一日不解決,大橋就只能永遠懸在半空中。
對大橋“議而不決”的過程,中央一再表達重視和關注,今年三月溫家寶總理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以及不久前國務院通過頒布實施的“珠三角整體發展規劃綱要”,港珠澳大橋的興建都被列為國家級重大發展項目;更重要的是,去年八月,針對融資這一難關,中央決定以政府注資方式為大橋提供資本金,中央連同粵省出資七十億,香港特區政府出資六十七點五億,澳門特區政府出資十九點八億,解決了大橋百分之四十二的資金,餘五成多則由三地政府以銀行貸款方式解決。
而從昨日公布的貸款詳情看來,中銀為大橋融資提供的條件可說空前優厚,一是利率低,息率為人民銀行基準利率再減一成,為現行市場上的“最低”;二是還款期長達三十五年,大橋建設期不用還錢,開始營運有錢收了才開始還錢;三是項目情況如有變化,貸款額可加大、還款期可延長;四是三地政府均無須為貸款作出擔保,只以大橋收費權為“質押”。如此優厚的借貸條件,除了中銀,恐怕只能到月球上去找了。
不僅如此,中銀負責人昨日還強調,在籌組人民幣貸款方面,不僅內地銀行有機會加入,港澳在內地的銀行也同樣有權參與,透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加入銀團。如此對本港銀行來說自然是一個十分難得、重要的商機。
事實是正如特區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昨日所說,今日大橋融資問題得以圓滿、順利落實,要感謝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由中央及三地政府出資的決策今日看來更見及時和正確,否則,在金融海嘯衝擊下,大橋融資將增加更多不穩定因素,融資將會加倍困難。如今有了中央及三地政府的出資,再加上中銀願意提供如此優厚的借貸條件,金融海嘯的風浪再大,也是颳不到伶仃洋的了。
社評稱,隨著融資問題的解決,未來港珠澳大橋將進入實質工程設計階段,大橋主橋初步設計工作已在今年三月初展開,工程可行性報告亦已送交國務院審批,本港市民將可以在今年底看到大橋正式動工,五年之後,經大橋從香港到珠海將只需二十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