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港台經貿關係確實上台階”的社評說,首屆“香港─台灣城市交流論壇”昨天在港舉行,台灣方面首個參與的城市是台中,台中市長胡志強率領一個百人代表團到了香港,出席論壇及進行五天的訪問。
社評稱,雖然台中只是台灣的第三大城市,雖然“論壇”為期只有短短一天,雖然在特首曾蔭權與胡志強的會面中不乏“踏上新台階”、“邁開一大步”之類耳熟能詳的“官話”,但是,從交流內容和兩地官員會面的情況看,論壇的舉行的確具有重大的突破意義,未來港台關係有望結束過去相當長一段日子隔膜、沉悶、停滯的局面,朝向良性互動方向邁開腳步。這對港台兩地以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說,當然都是一件大好事。
社評指出,港台城市交流論壇的舉行,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面對眼前仍在興風作浪的金融海嘯,如何保持和發揮地區優勢加強聯合,是應對逆境的一個重要步驟,而港台之間,在經貿方面早已存在密切的合作關係,台灣是香港第五大貿易夥伴、第三大港產品出口市場、第八大轉口市場,以及第四大進口來源地,○八年港台雙邊貿易達到二千五百億港元。此一合作關係未來如果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突破和加強,對兩地應對“海嘯”困境、找尋新的經濟增長點,無疑會有極大的幫助。
在談到港台合作開拓市場方面,特區工業貿易署長黎以德昨日在論壇上特別提出了創意產業和電影業的問題,香港電影發展局希望整合內地和本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業界力量,透過融資、製作和分銷等不同渠道分工合作,共同發展壯大區內的華語電影業,並致力開拓海外市場。這確實是一個很具發展潛力的建議。過去台灣電影業也曾蓬勃一時,本港中老年觀眾對“台灣片”並不陌生,當年柯俊雄、林青霞、秦漢等在港也有不少觀眾,但曾幾何時,台灣電影業和港產片一樣陷入低谷。如果兩地電影界能夠切實攜起手來,台灣編導力量較強,香港則以融資能力及數碼科技製作取勝,應可有一番作為。
旅遊業一向是港台經貿關係的熱點,昨日,就在胡志強市長訪港期間,特區政府宣布放寬台灣居民來港旅遊限制,從本月二十七日起,台灣居民只要持有有效台胞證,不需同時持有大陸出入境簽註,就可以在港逗留七天。對此,胡志強笑稱不是特區送給他一個人的大禮,而是送給二千三百萬台灣人的大禮。在台灣,很多人都持有台胞證,以後想來香港玩玩、度周末,買張機票,一個多小時就過來了。
社評又說,其實,此一放寬措施,對本港旅遊業來說,同樣也是一份大禮。據旅遊業界統計,每年訪港台灣旅客有二百二十萬人次,但其中只有三成即約六十多萬人次留港多於一夜,其餘七成人僅過境兩、三小時就走了,而前者消費平均達五千,後者僅為二百。如今取消了限制,有證就能來,估計來港逗留多於一天的台灣“過夜客”會增加五成即三十萬人次,為本港旅業帶來可觀收益。據官員透露,特區政府已準備繼貿易發展局辦事處之後,在台灣開設旅發局辦事處,港台兩地貿易、旅遊這兩大經濟支柱,未來將會有更緊密的互利合作,是完全可以預期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