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20日電/聯合報今天的“聯合筆記”文章說,台灣又敲鑼打鼓肅貪了,一場讓時間隱身、數字獨舞的魔術秀,再度上演。
說速效肅貪是“魔術秀”,因為它總能展示很多的“道具”,引人注目。請看,“憲警”軍檢不都馬上動員起來了嗎?過一陣子,炫麗的數字就會出現,誇示肅貪的“成效”。然後,等到人民的注意力稍微移轉,一切又歸於平靜。
文章說,只要點閱“法務部”網站上“掃除黑金行動方案”成效統計,就可以看到這些魔術。八年多來,“法務部”查獲肅貪金額三百多億,起訴薦任級公務員、民代近一千五百人,成果豐碩輝煌。但若要問真正定罪的肅貪數額多少,高層公務員民代有幾人?由於訴訟時程太長,定罪率又不高,數字就變模糊了。
一旦加入時間因素,褪盡虛浮數字後,肅貪的面貌又是另一番風景。不過,有什麼關係呢?政府當下能交出成績單就好了,好像也沒有人會在數年後清算舊帳,認真比對其間蹊蹺。
文章指,訴訟時間長、大官難定讞,一向是貪汙案件的特色。原因很多,如蒐證不易、起訴時好大喜功、審判官官相護、動輒將案子發回更審、罪太重判不下手等。法官固難辭其咎,偵查機關在肅貪號角下衝鋒陷陣“倒”案子搞績效,更是問題製造者。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是標準模式。
當上下一同沉醉在肅貪速效的清廉幻象裡,忘了經過時間沈澱,數字統計會暴露“速效肅貪”政策所隱藏的陷阱。其中,有人因為起訴門檻寬鬆,在官司中浮沉多年才得脫身,成了肅貪的犧牲品;有人歡慶成功,忘了深究貪瀆成形的長期結構性因素,但風頭一過,貪瀆自將再起。
文章認為,正因為如此,貪瀆總是可以暫時消退,卻不能滅絕;只要稍有縫隙,就重新再起。再等下次人民怨聲載道,執政者再重啟肅貪行動,再表演一場限時肅貪的魔術秀。
肅貪清明吏治,人民當然拍手叫好,但為政者何時才能有一次認真、不限時、不作表面文章的肅貪行動?最重要的是,不能讓政客輪番瓜分社會資產嘛! |